【核心阅读】
2项技能比武受到国家级通报表彰,2项工作、3项技能比武受到省级通报表彰,率先在全省取得甲类B1级和乙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资格证书,全年减免特种设备检验费1049.98万元……2024年,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特检院”)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过去一年,市特检院开拓创新,稳步转型,全面实施“改革强院、科技兴院、安全立院”三大战略,大力推动电梯检验检测改革,全力破解民生热点难题,服务融入发展大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台州市场经济规律、公益履职与自身发展相得益彰的新时代事业单位发展之路,综合实力、行业支撑、科研创新和队伍面貌都实现了新的提升。
台传媒记者 陈赛/文 市特检院供图
聚焦主业
守稳安全保障“基础盘”
电梯,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特种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筑牢全市电梯安全防线,去年7月9日,我市正式启动电梯扫码检验新模式,全市电梯检验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据介绍,该模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应资质,并且要在电梯现场实时上传检验照片和数据,实现检验时间的精确记录和地理位置的精准定位。同时通过上传关键环节的照片,更直观反映出电梯的安全状况和潜在隐患,为电梯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在配合完善电梯物联感知体系建设上,市特检院完成物联感知技术应用电梯5186台,实现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全覆盖,全面提升电梯故障困人应急救援水平。去年,台州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中心接警6338起,解救被困人员2592人。
全年完成各类特种设备检验72567台,定检率持续保持100%,压力管道835.14千米,特种设备制造监检16427台,简单压力容器839批次……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的“把关者”和“守门员”,市特检院始终如一坚守一线,用敬业的态度、专业的水平和严谨的作风,保质保量完成检验工作,拧紧特种设备“安全阀”,构筑起发展安全防线,为全市营造了安全和谐的发展氛围。
在筑牢“安全网”的同时,市特检院发挥技术机构优势,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攻坚克难,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持续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段时间,不少市民去台州市立医院新院区就医都感受到了智能立体停车场带来的便利,曾经的停车“一位难求”问题得到缓解。
据悉,台州市立医院迁建工程的智能立体停车场是全省最大规模的垂直循环类智能立体停车场。前段时间,市特检院集中技术骨干,制定详尽方案、实物检查、功能验证、性能试验、排查设备隐患,高效完成该停车场908个停车位的监督检验工作。
“在此次检验中,我们安排了多个检验小组同步开展工作,不分节假日,不舍昼夜,现场加班至大年二十八,确保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指导整改,在除夕当天完成检验报告并交付用户。”市特检院副院长李隆骏说,“我院始终将民生保障需求置于首位,检验安全、保障民生,是我们作为公益性质检验机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市特检院还紧盯民生需求,全力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服务。去年12月,全市第一批656台专项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每台补贴15万元)正式启动更新改造工程。该院组织技术骨干,持续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提质、提速、提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市特检院也不曾懈怠。2024年,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市特检院成功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并推送至全市特种设备使用企业,推动减费惠企工作落地见效,共减免特种设备检验费1049.98万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科研创新
厚植强院建设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检验检测。近年来,围绕市场监管和行业发展需求,市特检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工作实现重大跃升,推动特检工作实现保障安全、服务产业和科学研究全面发展,以科技创新点燃特检工作高质量发展引擎。
去年,得益于“台州市特种设备管服融合数字化应用系统”的监管,浙江源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处工业管道阀门泄露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
在探索工业类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上,市特检院创新性开发“台州市特种设备管服融合数字化应用系统”,以先进科技创新安全管理手段。该系统一旦发现管道临近检验周期,便提前发出预警。
在提升科技支撑力和科技竞争力上,市特检院也从未停下脚步。
去年10月25日,由市特检院与台州市城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台州市燃气管道检测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双方签署了共建实验室协议。
“合作共建实验室,也是在为我们提供一个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市特检院总师办主任洪志明说,“我们将以合作共建为契机,继续深度探索燃气管道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检验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市特检院在科研领域也是硕果颇丰:获国家发明专利6个,2项收费计算数据在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平台登记;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1个、地方标准1个、著作3部;3个市厅级课题立项,3个市厅级课题通过验收,2个浙江省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通过验收;1个科研项目获国家总局第二届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3个实用新型专利和1个软件著作权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转让金额20万元……
一直以来,市特检院坚持科研为立业之本,瞄准科技创新前沿,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研发水平和整体实力。去年3月,在“质量基础设施”公众号标准研制能力排行榜上,该院在全国特检机构中排名39,在地市级特检机构中排名第5,用“硬实力”打出了台州特检的“好品牌”。
苦修“内功”
练就专业技术“硬功夫”
在全国第三届特种设备检验能力验证中获工业锅炉定期检验一等奖、公用管道监督检验二等奖,在浙江省超声检测技术大比武中获地市级特检机构集体第三名……2024年,市特检院捷报频传,彰显了卓越的专业实力。
“特种设备姓‘特’,需要我们用特别扎实的技术、特别高效的检测手段,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市特检院总工程师董灵军表示。
2024年12月26日,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在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工程中,新安装的25台电梯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的出行安全与舒适体验。
为护航工程顺利推进,市特检院专门组建了由技术骨干构成的电梯检验小组,深化技术服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高效完成了25台新安装电梯的监督检验任务,为机场年底如期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市特检院紧扣“人才”核心,以“技术”驱动强化队伍建设,以“实战演练”磨砺锻造精兵,通过“强化技能、注重实践”的策略,全方位加强特种设备领域“三支队伍”建设,为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
去年,该院率先在全省取得甲类B1级和乙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资格证书,新增了5个检验项目。“这两项资格证书的获得,极大地扩展了我院在特种设备检验方面的能力范畴,确保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能够在台州本地及时获得检验服务。”市特检院院长金仲平说,同时也标志着该院在资源条件、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能力等多个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彰显了我市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实力。
创新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的特种设备数量日益增多,市特检院保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发展却被事业单位编制、岗位、绩效工资等指标捆住了手脚。
如何破除束缚事业单位创新性发展的制度性障碍?2024年,市编委发布《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新型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市特检院开始探索传统科研事业单位转型升级路径,开启新型事业单位改革。
成功实现三个实用新型专利和一个软件著作的转化,共获20万元收益,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与台州市椒江区热电有限公司签订《特种设备综合技术服务合同》及《承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协议》,为双方合作开启新篇章;温岭、玉环和天台服务点正式挂牌,为当地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特种设备报检、检验服务……新年伊始,市特检院火力全开,铆足干劲为全年精彩开好局、起好步。
改革潮涌、创新争先。1月15日,市特检院召开2025年度新型事业单位改革动员部署会。会议坚持破立并举,从用人机制到管理机制,从运行模式到服务方式,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足的改革举措,为后续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队伍。据了解,此次改革的关键之一,就是要通过机制创新、制度重塑,不断激发特检人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目前,市特检院已出台《事业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办法(试行)》《编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制度》《编外高层次人才用工管理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等多项制度,将科研工作与职称竞聘、收入待遇紧密挂钩,未来逐步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制,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留住高级技术人才,保持队伍稳定。
“我们将聚焦管理运营重塑制度、检验技术攻坚创新、市场竞争未雨绸缪,纵深推进改革任务,改出新面貌、新本领、新路径,努力打造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示范标杆。”金仲平表示。
锚定航向,向好而发。新的一年,市特检院将聚焦特种设备产业发展,全面实施“改革驱动、科技引领、安全筑基”三大发展战略,构建起开放、共享、合作的科研交流平台,开创“政府、院所、高校、企业、行业”“五位一体”的科研合作模式,持续构建优质、新质特种设备检验能力体系,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台州新篇章贡献台州特检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