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驰援上虞流调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为我们讲述——

优秀的流调队员是怎样“炼”成的?

12月22日下午,台州驰援绍兴上虞的25名流调队员以及2名核酸检测队员,圆满完成11天驰援任务返回台州,目前正接受为期7天的健康监测。

十多天前,这批“逆行勇士”临危受命,协助疫情严重的上虞开展流调工作。期间,多得数不清的电话,写不尽的报告,还有道不完的感受。

流调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需要排查多少信息?行程轨迹精确到哪一步……记者采访多位驰援队员,逐步揭开流调密码。


每天电话上百通,抽丝剥茧排查信息

常说的流调工作,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病例去过哪、接触过谁,通过流调来还原病例的活动轨迹;二是查明病因,追溯病毒从哪来。如何回答?需要通过信息沟通、技术渠道等全方位掌握。

“在上虞,我们有许多群,里面发布各种重要消息。一接到某病例的流调任务,5分钟内就开始联系流调对象,了解他14天内的行程轨迹,排查密接及次密接。”第三批驰援上虞流调队领队姜叶告诉记者,内容包括每天去过哪些场所、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多少人、持续多长时间等,事无巨细。

往前回忆14天,对普通人来说,忘记细枝末节是正常的;对流调工作来说,却是一大障碍。行动轨迹简单的,一通半小时的电话往往能得知大致信息;行动轨迹复杂,或者忘记自己行程的,需要流调对象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工具掌握票据、快递、打车、消费记录等线索,必要时流调队员还会联系其家人朋友,甚至咨询酒店、商场等地点,通过监控核实到访与停留时间。

“正常上班时间是8点半,大家却是24小时待命,忙起来连盒饭都顾不上吃。”一天下来,电话不下上百通,有些队员晚上都说不出话。但只要下个任务一来,又打起精神,投入新一轮“抽丝剥茧”中,“尽早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最怕流调对象不配合,情绪安抚很重要

从选择驰援开始,辛苦是必然的。抛开工作难度和强度不说,最怕碰上的是流调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不开口。

因为初筛阳性或其他因素,有些流调对象出现焦虑、烦躁等情况,断断续续或无法正常沟通。姜叶记得有组家庭,家人先后初筛阳性,孩子无人照顾,父亲情绪一度难以调节。此时,流调队员们需要成为“心理疏导者”,耐心安抚其情绪,再快速开展流调工作。

有些流调对象因恐惧亲属被累及隔离,而不配合调查,队员们就详细跟病例说明情况,如果不尽快隔离救治,有可能变成重症或危及生命,同时可能传染更多人。

语言不通也曾是一大障碍。上虞许多老年人讲方言为主,队员们在沟通时会多方联系其家人和儿女,帮助了解流调对象信息。

绍兴上虞新冠疫情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组第三大队队长,台州市疾控中心专家靳妍表示,在这批流调队员中,90后占绝大多数,却是抗疫的重要力量。


24小时完善流调报告,逐字逐句反复核实

与狡猾的病毒赛跑,光有速度还不够,流调人员的所有工作都要“准上加准”。

根据流调流程模式化,1小时需要掌握病例核心信息,2小时出具详细的病例一览表,4小时拿出初步流调报告,密接/次密接一览表每2小时更新,24小时完善流调报告并做好随访。这其中,逐字逐句都需要详尽核实。

尤其是流调报告上的信息,包括病例信息、发现情况、检测结果、前14天行程轨迹、控制措施等,往往需要与流调对象进行多次电话沟通核实,并结合公安部门、相关单位确认的活动轨迹信息,保证密接及次密接不漏一人。

姜叶说,一份报告,少则四五页A4纸,多则八九页。最终呈现的流调结果,是判定密接、次密接、科学精准划定疫点、确定消杀区域的重要依据,也是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的前提基础。“我们就像‘战场’上的侦察兵,所有人都高效运转,与病毒赛跑。”

如今,完成援虞任务的他们已返回台州,“闲不住”的他们还继续在交流分享,总结经验,为筑好防疫墙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王艳/文 采访对象供图

2021-12-24 台州驰援上虞流调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为我们讲述——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32939.html 1 3 优秀的流调队员是怎样“炼”成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