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淘了二手缝纫机 打拼20年在老家盖起新房

修过上万元的伞,也有离杭多年的女孩特意回来找他们修包

天色暗下来,王锦春想打开缝纫机上头的节能灯,灯坏了。他捋了捋另一根线,扯来不远处工具架上的另一盏灯。30瓦灯泡散发出的灯光不甚明亮,却把王锦春和张彩枝夫妻俩的脸庞照得柔和,颇有点“邻家铺子”的烟火气。

从旧货市场淘来一台缝纫机开始,到后来修鞋子、雨伞,改衣服,踩裤边,换拉链、包扣、拉头……这对夫妻在杭州的小铺子已经走过了20年。

9月17日晚上,记者在浙大城市学院门口遇见了他们。夜幕降临,出来买东西吃饭取快递的学生慢慢多起来。夫妻俩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嬉笑逐闹,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20年前来杭州,花80元淘的缝纫机用到现在

王锦春今年刚好60岁,妻子张彩枝比他小一岁。20年前,两人从老家江西来到杭州,靠家传的缝纫手艺谋生活。

“去当时绍兴路上的旧货市场淘了这台华南牌缝纫机。”王锦春倚靠着缝纫机说,机器上好多零件已经磨得锃亮,“要是买一台新的要几百块,这台旧的花了80元。”

小铺子就这样开张了。

起初是张彩枝一个人出摊,王锦春在杭州当水电工。慢慢的,张彩枝和附近的居民们熟了,生意渐渐稳定。一个人忙不过来,王锦春辞职和妻子一起干。这一干,就是20年。

我们正聊着,对面小店的老板提着一兜子青菜过来,递给张彩枝一把,“不知道够不够炒一盘,你尝尝看。”

张彩枝找来一个塑料袋装好,慢慢择菜。

王锦春看着妻子笑笑,开始回忆。灯光下,可以看到两人头上有了不少白发。

“那时候这条巷子都是一些小吃店,人很多的。”人多,生意就好,好的时候,这个小铺子一天能有一千多块的收入。

“忙是很忙的,有时候还要排队。”王锦春说。

大概5年前,周围拆迁,城市改造,如今街道整齐了,他们的老街坊也搬去了杭州各个角落。

拆迁后,生意差了些,但“开学了,生意又会好起来的”。

毕业很多年的学生,从北京跑回来找他们修包

王锦春的“邻家铺子”开的是便民服务店,做的也是百姓生意。这些年里,来店里缝补的生意少,大多是衣服裤子不合身改大小。修鞋子的倒是蛮多,比如脱胶、脱线。

小件五块、十块,复杂些的价格略高,活细致价格也合适,王锦春的小铺子这些年积累了不少老客。有的人搬去了滨江,还会回来找。

他们也遇见过比较贵重的单子,“有一次修了一把接近一万元的伞。”王锦春说,顾客说是从香港买的,伞骨断了,“我学过水电,修伞什么的,都是后来琢磨的,那次帮人家修好了。”

他们还帮一个毕业很多年的女孩修好过一个包。女孩在北京工作,那个包扣找了几家店都没修好,有次回杭州,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思回来找王锦春,没想到学校门口的王师傅还在。

“修好后她很高兴。”王锦春说。

夫妻俩的手艺在一天天的积累中越发娴熟。

缝纫机坏了自己捣鼓,闲暇时再做几个小马扎,王锦春还按照自己的需求打了个柜子,“存放工具很方便”。

在老家盖起百万新房,未来可能去厦门给女儿带娃

从老家出来的这20年里,夫妻俩有14年没回家过年,2017年,他们回老家盖了房子,“建房花了百来万,还买了辆二十几万的车给女儿。”

王锦春夫妇和许多勤劳踏实的父母一样,节约惯了,两人现在住余杭崇贤,那边房租便宜,只要几百块就够。

骑电瓶车赶到小铺子单程要一个小时左右,每天家里吃好早饭,带着午饭出发,晚上再回家做晚饭。

如今女儿也在杭州工作,但没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我女儿快要举办婚礼了。我们可能会去厦门。”王锦春说,女婿以后会在厦门发展,“要是女儿有需要,我们就去帮忙,带带小孩呀,也能在那边继续做这个。”

眼下,他们说会继续守着这个小铺子。据《钱江晚报》

2022-09-20 修过上万元的伞,也有离杭多年的女孩特意回来找他们修包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55633.html 1 3 80元淘了二手缝纫机 打拼20年在老家盖起新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