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和“滗”

淅淅沥沥的“沥”,三点水旁,音“历”,本意指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也可理解为滤,与漉同义。

“沥”字如今是常用字,除描述雨声的“淅沥”外,最常用于厨房操作用词“沥干水分”。把洗净的菜沥干,将浸泡过水的米、面、豆类等沥干,将水发的香菇、木耳等沥干。

用于沥干的容器通常是漏勺、滤网,或者会漏水的米箩等器具,如此才能使带水食材中的水分一滴一滴落掉,把米面中的水滤掉。

在家乡方言中,沥干的“沥”这个动词,不说沥,而说浞,方言音同“泽”。“浞”的本义是淋,使湿。比如将干燥的大米弄湿,不说淋米,而说浞米。干大米放置在淘米箩内,上边浇水,水有被米吸收的,没有被吸收的水,就从下边漏掉了,浞到地上,浞尽最后一滴水,也就是沥干了。

小时候,过年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做年糕麻糍,爷爷和父亲便要在头天浞米。做年糕的用米量较大,通常一两百斤,淋的办法太费工夫。简便的方法,是将年糕米倒在竹编的脚箩(谷箩)里,直接在河水里浸上几个小时,吸饱水,捞起。湿漉漉的脚箩放在凳子上,让多余的水自然浞掉,直到浞不出水为止,再磨成粉。这种米粉有一定的湿度,上饭甑前无需再加水,蒸熟,则捣成年糕和麻糍。

“滗”字,也是三点水旁,音“笔”,如今则是生僻字,估计很少有人用到,但在台州方言中,滗字是常用字。

滗也是厨房操作用词,与沥的目的有点类似,也是将浸泡过水的米面等食材中的水倒掉。但滗的意思是,食材浸泡过水后,直接将不漏水的容器倾斜,倒掉水,而食材不能倒出。为了防止固体物质也被倒出,往往要用手或者其他东西挡在容器倒水位置。所以滗的动作,倒水是不彻底的,起不到沥干的效果。

滗的另一波动作,是从固水混合物中,用小勺将多余的水舀出去掉。如旧时大锅煮饭,往往多加水,饭煮到半途未熟时,又恐饭太软,中途开锅用小勺将已煮成糊状的饭汤舀去一些,而不能将半生不熟的饭粒去掉,这就是滗的动作。

李渔在《闲情偶寄·饭粥》篇有这样的描述:“不善执爨者,用水不均,煮粥常患其少,煮饭常苦其多。多则逼而去之,少则增而入之。”

文中的“逼”,实通“滗”,其义有将水逼出之意。今人将文中的“逼去”翻译成“沥掉”,这是不够准确的,是没有弄清楚“沥”与“滗”两个词义的区别。“滗”或“逼”翻译成沥掉,虽都有去掉水之意,但在表示动作上,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古人造字,每一个都赋予特定的含义,字与字之间,必有区别。如同“沥”和“滗”这两个动词,目的虽相同,但动作方式不同,不能混淆。可惜今人重视了“沥”,忽视了“滗”,导致“滗”不知如何操作,好在我的乡人不忘本,在方言中保留了下来。保留了“滗”等方言字,也就保留了古人造字的精髓,保留了文脉的传承。

余喜华

2022-11-01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58732.html 1 3 “沥”和“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