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趣台州》逛遍奇妙的乡村博物馆,走进东屏红妆博物馆

十里红妆,说不尽的江南女儿梦

说起“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很多人会想起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几位姑娘出嫁时的场景。其实“十里红妆”是指浙东地区嫁女的传统习俗,南宋时起蔚然成风,后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全盛,如今早已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如果你对“十里红妆”产生了好奇心,不妨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三门东屏古村落的东屏红妆博物馆探寻其中奥秘。东屏红妆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目前展出的物件达500多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婚俗”为主题,设置红妆展示馆、华艺泥金彩漆木工艺馆、毛家班婚俗体验馆等展厅,将红妆静态和婚俗互动结合,让游客们领略到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和地方文化。

在锣鼓唢呐班敲打中坐花轿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古代富家女子结婚时的盛大场景。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正大厅里的花轿,朱漆铺底,雕龙刻凤,做工精美。“婚礼当天,新娘会坐着大红色的花轿,被抬到新郎家。”东屏红妆博物馆馆长王传将介绍,古代女子结婚,只有头婚才有资格坐花轿,包含着明媒正娶的意思。

当然,坐花轿也是有讲究的。王传将介绍,根据三门的婚俗,迎亲当天,新郎是不到女方家迎亲的,而是派代表带着喜帖,领着花轿到女方家。花轿将到时,女方关上大门,男方代表把准备好的红包从门缝塞进去,管门人才会开门,叫作“开门包”。花轿进门,给新娘戴上凤冠,盖上红纱巾,穿上婚服,时辰一到,她的叔伯或兄弟抱着新娘坐上花轿,叫作“抱上轿”。起轿后,女方家有亲人送嫁,称为“伴姑”,也就是“送轿”。同时,男方家也有亲族中的二至四人到半路来迎接新娘,叫作“接轿”。花轿要抬到男方家堂前才能停下,由媒婆和伴姑牵扶新娘出来,叫作“请出轿”。新娘一下轿,就要踏过五谷杂粮,跨过火盆,由伴姑扶到堂上,然后夫妻行交拜礼,开始拜堂。

为了重现这“十里红妆”的场景,东屏红妆博物馆引进了毛家班花轿迎亲队,承接传统十里红妆婚嫁业务,还原古代婚嫁习俗。鼓乐齐鸣,爆竹连天,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古代婚庆文化。

在正大厅的两侧,分别是婚房和居室。原来,陈舜钦将军曾在这个四合院的东侧房居住并结婚生子,所以被称为“将军房”。将军房按照上世纪婚房风格,以高端骨木镶嵌家具陈设布置,再现了当年陈舜钦将军雅致的生活。

除此之外,博物馆里还存放了许多老物件,包括古时候女子裹脚时所穿的小鞋、九品芝麻官官服,还有儿童所使用的各类虎头帽,都值得细品。

每一件红妆,都蕴含祝福

十里红妆说明了嫁妆的丰厚,那具体都有些什么嫁妆呢?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从橱柜桌椅、枕箱被褥、盒盘桶篮到金银首饰、衣裳布匹等,各类用品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

其中,嫁妆又叫“妆奁”,妆奁本是指古代妇女专用的梳妆盒,妆为修饰、打扮之意,奁为盛放梳妆所用铜镜的器具。或者作为女子梳妆用镜的匣,是陪嫁时的必备物,故成为嫁妆的同义词。

“我们浙东一带嫁女,普遍认为婚礼要办得殷实,红妆越多,女儿在婆家的地位越高,尤其是富贵人家。等到出嫁之日,种类繁多的红妆家具绵延数里,自然成为婚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王传将表示,这种婚嫁习俗不仅反映了江南文化富庶典雅、清丽精致的品格,也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夙愿。

十里红妆是如何形成的?在三门,有这么一个传说。据介绍,在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击经健跳港逃难至东屏,后有追兵前无去路,惊吓饥饿之下晕倒在村口被一陈氏村姑所救。陈氏把准备做给重病父亲吃的麦皮,加上自己晒的鱼虾菜干做了一大碗“麦虾汤”,承诺待江山稳定后接陈氏回宫。回朝尝遍山珍海味均觉乏味,他念起落难之时东屏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从而想到对陈氏的诺言。后来下旨遍寻陈氏未果,高宗心存亏欠,想到君无戏言,特下旨浙东一带所有女子出嫁均可享有皇妹的待遇,即凤冠霞帔,半副銮驾,嫁妆尽可雕龙刻凤。这便是东屏历史上“麦虾汤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的传说。

在博物馆里,分别设有“十里迎亲·婚嫁”“千年情缘·卧榻”“鎏金溢彩·妆奁”“衣香鬓影·红妆”“匠心工艺·坐具”等展厅,展出的就是种类繁多的红妆藏品。这些红妆器物制作的工艺很特别,朱红透亮,千姿百态,雕刻精美,饰金错银。而这些老物件在现实中较为少见,游客们可在展厅里一睹风采。

千日成一床,一床等于一间房

除了迎亲盛况,“洞房花烛夜”是十里红妆婚俗里另一重要场景。展厅里有闺房、中堂、洞房三个场景,再现了女子出嫁成婚的过程。闺房中床席、绣具、琴书样样齐全,待字闺中的女儿在这里度过出嫁前的少女时光。

婚房里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必然是婚床。而古时候的婚床,真是大有讲究。他们的婚床大多是千工床,顾名思义,能工巧匠们花费一千多个工时才能制作而成。这一张床不仅是一件艺术杰作和奢侈品,更是历史、文化、艺术和心血的结晶。

而东屏红妆博物馆里所展示的千工床,是千工床里最为出名的拔步床。拔步床体型最大,流行于明清时期,特点是床外又架成了一间小木屋,使得床内既具有自我活动的空间,又保留了私密性。

“我们这张拔步床的体型还算不上大,但是它的精美做工,也是很值得一看的。”王传将介绍,千工床必须是朱金木雕、泥金彩漆、螺钿镶嵌、拷头拼攒、薄意玉璧等工艺的结合。正如展览厅的拔步床,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部分叫“拔步”,也叫“踏步”,是床沿前边一个小平台。踏步前有挂面,设雕花柱架、挂落、倚栏、飘檐花罩,上有卷篷顶。另一部分就是卧床,床的三面被雕刻屏风包围着。“在这个拔步区域,古时候的大户人家,会在右边安放二斗二门小橱,左边放马桶柜,有的床上还配有书架、角柜、钱箱、小吃盒等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王传将说。

如果你对十里红妆感兴趣,不妨穿上一袭嫁衣,戴上钗环配饰,穿梭博物馆,拍一组红妆题材的写真,感受古时的悠悠女儿梦。


>>>小贴士

东屏红妆博物馆位于三门东屏古村落,每周二至周日对外开放,个人可凭借有效证件免费观看。

记者 杨梦倩 文/图

2023-03-01 跟着《趣台州》逛遍奇妙的乡村博物馆,走进东屏红妆博物馆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67882.html 1 3 十里红妆,说不尽的江南女儿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