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怡/文 吴畅/图
又是一年开学季,不少孩子在经过两个月的愉快假期后,面对新学期重返校园,出现担心、不安和焦虑的心理状态,甚至厌学情绪,如何顺利度过“开学焦虑期”,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记者就此咨询了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尹世平。
不少学生面临“开学焦虑”
随着暑假结束,中小学生陆续开学。但家住椒江的郑先生,却对自家孩子有些担心。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的沫沫,在开学前几天出现了紧张、焦虑、烦躁的负面情绪。“开学前,我们原打算带孩子到书店购买一些教科用书,顺便换一批学习用具,没想到她很排斥,说什么都不肯去。”郑先生明白,孩子之所以如此排斥买书,一定是对“返校上学”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同样,开学就是一年级“小萌新”的柚子,最近也是一反常态,变得爱耍脾气,易动怒。家长一说关于新学期、新学校的事,她就大哭。
“每天早上起来,听到我们说要送她去学校,孩子就开始哭闹、发脾气,怎么哄也不听。”柚子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开学第一天,一家人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到校门口,但她赖在车上不愿意离开,“最后虽然勉强送进了学校,可我知道,她依旧会很焦虑、内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说话。”说到这里,陈女士轻轻叹了口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学焦虑”不仅出现在低年龄段的学生群体间,一些“大孩子”,也同样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
“过几天就要开学,独自一人去外地读书了。”“准大一”新生小谷,这段时间对上大学这件事非常在意,“我平时性格就内向,不知道上大学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室友,能不能融入新环境。”眼看着离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小姑娘一想到要独自面对所有事情,就焦虑紧张,为此还偷偷哭过好几次。
开学前后出现
紧张焦虑情绪是正常现象
最近,尹世平在门诊中,也碰到了不少因为开学焦虑,导致心理不适,产生焦虑、厌学情绪的学生。
“孩子从熟悉而轻松的家庭环境,转换到紧张的学习氛围,难免产生不适感。”他表示,不仅是青少年儿童群体,许多成年人在经历春节、小长假后,回归上班时,都容易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何况是处于未成年阶段的孩子。
“开学焦虑”最常见的几类原因,首先是假期作业拖沓,导致临开学了作业完不成。此外,还有诸如担心开学后起床太早、跟不上学习节奏、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等,都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导火索”。
临开学前几天,14岁的小王同学突然跟父母说,自己不想读书了。父母追问原因时,他表现得很不耐烦:“不想读就是不想读,需要理由吗?问那么多干什么?走开,别来烦我。”
“我们这么努力工作,还不全都是为了你?”看到儿子的叛逆表现,小王父母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也开始相互埋怨,爸爸怪妈妈平时太宠他了,“都是惯出来的”;妈妈则怪爸爸只会工作,陪儿子太少,遇到问题只会发脾气。
“读书的好处,以及不读书的坏处,道理全都跟他讲了,没用,医生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小王父母带着他来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在与小王的深入沟通中,尹世平发现,孩子其实很聪明,父母说的大道理全都懂,只是要开学了,心里出现了一些异常感受,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同学,“心里别扭”,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不知道怎么面对老师,尤其一直很喜欢我的英语老师”。
在小王看来,这些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和父母说不清楚”,所以才诱发了一次次亲子间的矛盾。
“了解小王的想法后,我建议他在父母支持下,提前联系几个平时要好的同学来一次聚会,趁着假期末再‘嗨’一次,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尹世平说,有了信心以后,小王还在父母的鼓励下,在班级群里主动联系同学、老师,向大家问好,没想到反应热烈,群里瞬间热闹了起来。尤其是英语老师,还主动@小王表示问候,这让他的心里顿感轻松许多,最终卸下了心理包袱,顺利返校。
心理专家支招
教你打破焦虑感
在尹世平看来,开学前后的情绪问题在所难免,面对难以抗拒的焦虑、不适,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认识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帮助,而不是浑然不觉、一味追问或不予理解。
“焦虑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有时很难直接表达与克服,这种紧张害怕的体验,与个体的羞涩感、自尊心关联,当事人不愿流露出来,追问原因还会适得其反。”尹世平说,对于部分孩子来说,讲道理或威逼利诱,对于缓解开学焦虑没有辅助作用,反而可能加重焦虑感。
相反,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了解、正视自己的情绪,然后才能更好地调整状态,积极寻求帮助。
对于一些害怕开学与同学、老师相处的学生来说,提前联系同学,获取同伴间的协同支持,或提前联系老师营造轻松氛围,对缓解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效果。
“至于其他方面,建议孩子们在假期时,最好能按时完成作业,掌握一项新技能,或趁着假期改善小缺陷,例如消痘、牙齿正畸等,这些都对减轻开学时的焦虑情绪有所帮助。”尹世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