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传情,拓有古人墨迹的字帖,生动演绎着中华文化的风骨神韵。碑帖不仅是学习书法最直观的临摹对象,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可与历史文献典籍相互补正。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临海市博物馆馆长陈引奭深入挖掘馆藏孤本以及台州文物精品,将台州珍贵文物拓古传今,把《重建巾山翠微阁记》的清拓碑帖和雍正皇帝御笔《崇道观碑文》的拓片影印进行整理编著,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全新亮相。
把古代碑拓制作成字帖进行传播,这在台州还是第一次,填补了台州碑拓文化传播的空白。本期相约陈引奭馆长,聊一聊背后的故事,一起触摸历史文脉,感知文心雅韵,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积淀。
清拓孤本藏着台州府城故事
《重建巾山翠微阁记》是亮相于南宋台州的碑记,刻在立于临海巾山上的一方石碑上。目前,在临海市博物馆藏有三份碑记的清代拓片。
据现存拓本,原碑额、碑身应为整石所制,碑体通高140厘米,宽83厘米,厚度不详。碑额以篆书刻有“重建巾山翠微阁记”八个字,碑文主体有界格划线,全碑19行,每行26字,镌刻篆书共计494字。
该碑记为宋宝祐元年(1253年)台州知州赵与諲撰文,金华进士徐士褎书丹,台州郡人王绍祖、王济刊刻。碑记全文收录于明朝文学家谢铎编纂的《赤城后集》及项士元编纂的《巾子山志》。
“馆藏的清代拓片是临海市博物馆首任馆长项士元征集来的,他对台州文物的保护和征集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为博物馆奠定了重要的藏品基础。”陈引奭介绍,《重建巾山翠微阁记》的原碑现已不知所终,三份清代拓片可谓是稀见孤本。清代乾嘉中期是金石学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金石学与书法篆刻艺术开始密切联系的关键时期。清代金石学家兼书法家赵魏的《竹崦庵金石目录》是这一时期至关重要的金石学目录文献之一,书中搜集著录了大量的金石拓本信息,其中就有此碑。此碑还收录于《两浙金石志》《中国书法史》等书籍中。
翠微阁在哪?为何要重建?
据悉,翠微阁,因唐代诗人任翻写的诗《宿帢幘精舍》而得名。“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从碑记内容看,翠微阁是撰写碑记的台州知州赵与諲要求修复的,于巾山旧址重建。根据《嘉定赤城志》记载,宋时,巾山有“一郡游观之胜”之美誉。在巍峨挺拔的巾山上,山顶双塔差肩屹立,有明庆塔院,在庆塔院的南边,坐落着翠微阁。
金石里的台州宋韵
据传,《重建巾山翠微阁记》的石碑有“三雅之碑”的美称,“三雅”指的是文雅、书雅、环境雅。“三雅”之美誉,从何而来?
陈引奭介绍,历代名人作诗赞美巾山翠微阁的有不少。宋代著名江湖诗人戴复古在《巾山翠微阁》中这样夸:“双峰直上与天参,僧共白云栖一庵。今古诗人咏不尽,好山无数在江南。”
在诗人们眼中,巾子山之上景色优美,可见其环境之雅。此外,可以从碑文中窥见其文雅、书雅。
“此碑的刊刻者是台州人,来自台州宋代专业的碑刻家族,王氏家族是其中绵延最久,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支。这便是文雅,是宋时台州金石文化的缩影。”陈引奭说,从碑文的书法风格来看,其小篆温雅典丽,隶书则用笔方正质拙,蕴含古篆之美,便是书雅。
“宋人好古,拟古之风颇盛,金石学也由之兴起。”在陈引奭看来,宋代是金石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金石研究的第一个高峰。金石学兴起之后,对篆隶书法也开始产生影响,出现了师法金石文字的篆隶书法风气。
陈引奭表示,台州自晋唐以来,随着文人访奇览胜,踏出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文风渐开。宋室南渡后,大量中原士族迁居于此,作为辅郡的台州,遂有“文物之邦”与“小邹鲁”之称,书法风气更受影响。天台山就曾留下王羲之的墨迹,还有颜真卿所撰碑文、柳公权所书国清寺额等。从古代诗文中可以窥见,台州一脉相承的文士风雅成就了俯仰天地、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韵,怀古畅达、好风相从的旷世之韵,澄怀若水、素处以默的幽明之韵,浑化无迹、空玄冰静的简淡之韵。
“现在留存的部分宋代碑刻,可以让人们了解宋韵文化中的尚古之风。”陈引奭说,通过这些碑帖,可以走进宋时台州人的精神世界,并跟着他们捕捉宋韵的一角,感受宋韵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