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快来了,准备好姜

记者 王怡/文 吴畅/图

立夏刚过去不久,我们又将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满,顾名思义,指的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因而称作“小满”。这段时间,气温将进一步升高,人们又应该如何养生呢?来听听中医的说法。

天气渐热

注意这些暑热病

小满节气,正处于春夏相交之际,它既有春天万物生发的特点,又有夏天多雨闷热的特点。此时,阳气开始充实,达到“小满”的状态。但因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此时更应该抓紧时机养生,让身体的气血也达到“小满”状态。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津气易于外泄,可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多汗、体重减轻等表现,俗称‘疰夏’。”台州医院中医科中医师赖权安介绍,参考《本草纲目》中对其的描述,疰夏易“暑毒入心”,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夏季湿热和暑湿夹杂,湿困中焦,易损伤脾胃,因此,常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

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此时,毛孔腠理开放,体表会出汗,五脏六腑的气血会相对不足一些,人体也就开始出现各种无精打采的症状了。”赖权安说,此外,小满时节降水增多、湿度加大,若此时恰逢起居不当,也可能会引起湿疹、风疹、脚癣等疾病发作。

祛暑养阳,宜晚睡早起

根据小满节气自然界的气候特点,中医认为,养生可以大体总结为以下几个词:祛暑养阳、护心健脾、宁心静气、使志无怒。

起居养生方面,由于夏季阳气充盛,生机勃发,阳气不宜过早入阴,因此,人们每日入睡的时间可以适当推迟,晨起的时间适当提前。

到了中午,也就是阳气最盛之时,感到疲惫的人可以适当进行午睡,以恢复体力。“子午之时、阴阳交变,此时入睡有利于养护阳气、化生阴气,使阴阳调和,促进健康,民间也称之为睡子午觉。”赖权安说。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升高,很多人外出时都能感觉到天气闷热。这段时间,不少商场、公司、餐厅等公共场所也陆续开空调降温,在家时,很多人也会开启电扇,来纳凉驱热。

不过,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尤其是汗出湿衣,毛孔舒张时突然进入空调场所,更让寒气乘虚而入,容易引发感冒,需要格外注意。

“此外,小满前后空气湿度较大,此时人体汗液往往排泄不畅,过量运动,反倒容易损害健康。”赖权安说,建议大家每日的运动量应适度,最好每天坚持午后、傍晚快步走或慢跑个半小时就好,不要久坐久卧,多动动才有阳气。

当然,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切勿大汗淋漓。运动时,最好穿着透气衣物,以免太过闷热导致中暑。

夏宜吃姜,驱散体内寒气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人体阳气充斥于外,内则相对空虚,饮食反宜温不宜寒。“温则养护脾胃,寒则克伐阳气,此为‘春夏养阳’之道,宜食热餐,少食生冷。”赖权安说,日常饮食,建议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多选择一些养心、健脾、利湿之品,例如粳米、莲子、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荸荠、黑木耳等。

另外,夏吃姜在这段时间尤为重要。姜,性温而味辛,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可加快血液循环,扩张毛孔,驱散体内的寒气,帮助身体出汗。中医认为,多吃姜,特别是对受寒引起的空调病、喉咙干、鼻塞、流鼻涕、咳嗽等,有很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小满时节还有一种经典饮料——乌梅汤,需要配料乌梅30克、山楂15克、陈皮10克、甘草5克、桑椹5克以及冰糖适量。“乌梅汤品尝起来酸甜可口,在养生上也有诸多功效,例如生津止渴、开胃消食、除烦闷、安心神、敛肺等。”赖权安说,乌梅汤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夏季饮品,尤其适合宝宝有出汗多、积食、胃口差、上火、阴虚火旺(症状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脾气暴躁、小便黄、大便干)、睡不安稳的情况。

夏季养生,大家也可以多咨询中医,根据体质选用补养心阳心血、安心神,兼顾健脾利湿的中药。例如补血养心的柏子仁、酸枣仁、龙眼肉、红枣等;养心神,可选用核桃、百合、灵芝、茯神等;一些湿气较重的人群,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清热利湿的白茅根、蒲公英、茯苓等药材。

小满养生重在养心

中医还认为,小满养生重在养心,而“使志无怒”,则为其养神的关键。

“小满节气过后,人体气血往往会因为自然界阳热之气的推动,而趋向于体表,情志也随之外泄。”赖权安说,心神保养,则应注重心之清净澄明的本性,注意寡欲、少思虑等。

建议一些容易焦虑、心思重的人群,日常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轻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或者通过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调畅情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一些非常适合夏季日常在家按摩的穴位——阴陵泉、足三里、内关穴、郄门穴、劳宫、中冲、心俞、膻中穴等,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养生养心的作用。

另外,针对一些注重养生的特殊人群,还推荐艾灸疗法。“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温阳散寒、祛湿健脾的穴位进行艾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缓解湿气重、脾胃不和等症状有帮助。”赖权安说,当然,拔罐也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缓解因湿气重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效果。

2024-05-17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200918.html 1 3 小满快来了,准备好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