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林/文 胡明刚/图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唐朝孟浩然的一句诗,竟引得徐霞客不畏路途遥远,披荆斩棘朝天台石梁而来。
诗句中的石桥,就是天台山著名景点“石梁飞瀑”中的“石梁”。
而“飞瀑”就是浙江嵊州南面剡溪的源头。剡溪因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而出名。
一
徐霞客大概是在春夏之交初到天台石梁的,这和我到此时间大致一样,在农历四月份。二十多年前,我登上赤城山,来到国清寺,也曾想到久负盛名的石梁飞瀑走一走,奈何国清寺与石梁飞瀑尚有距离,加之行色匆匆,故返折归乡。此地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梦里,心心念想终于在这暮春圆了。
不管人世沧桑,山河嬗变,石梁飞瀑依然屹立在天台山巅峰。不管是我心有所念二十多年后去寻访她,还是徐霞客时隔二十年后旧地重游,第二次邂逅石梁飞瀑,都觉得没什么大不同,石梁飞瀑依旧美丽惊艳,故徐霞客感慨“观石梁奇丽,若初识者”。
二
天台山群峰相拥,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而石梁飞瀑的石梁,犹如画家给莲花描上那一抹俏丽的花蕊,点睛之笔。石梁就是横架在两座山崖之间的一块岩石,其长7米,厚3米,最窄处不到3厘米。
岩石横跨山崖两头,形成“天生桥”,虽说不多见,倒也不奇。尤其是在喀斯特或砂岩地貌的地方,应该说比较常见。我曾到过贵州一带,在层峦叠嶂间,见过许多“天生桥”兀现在眼前,顿感惊喜。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座“天生桥”形如弯月,横跨在两峰之间。大自然真是造化妙然,好像真把天上的那弯明月摘下来镶嵌在人世间,无法想象皓月当空交相辉映的那种绝美。
质地为石灰岩或砂岩的岩石,具有很强的可溶性,在外界作用下容易形成侵蚀性的“天生桥”,两端与地面连在一起,中间悬空的模样。但不同于喀斯特或砂岩地貌,整座天台山主要是由花岗岩构成的,“石梁飞瀑”的石梁可是块质地坚硬的花岗岩,难得一见。
这座横跨山崖两端、中间悬空的石梁,初看其形似桥。但大自然鬼斧神工,怎么看都各具形态,千形万状。石梁横跨崖壁之巅,梁面微微拱起,好似一条匍匐的巨蟒。石梁上游50米处,有瀑如龙尾,与形似苍龙的石梁互为呼应,犹如神龙掉尾——历代文人墨客说其“梁如卧虹,中凸端垂,苔藓满缀,斑似龙纹”;有说“形如卧牛”;有说“形如大鲤,屈身颠尾”;有说“似大鹅之颈,自北颈向南啄食”;也有说是“两龙接舌”,不一而足。
三
石梁飞瀑的形成纯属巧合,中间悬空的桥洞原来和石梁是一块完整的花岗岩,恰巧内部存在断层和裂缝,又很巧合地处在瀑布冲击的位置,经过瀑布不停冲击,终于形成了一个大窟窿,在石梁中间下方形成一个2米多高的方洞,诞生了这道闻名天下的石梁。
我想,徐霞客肯定被这条从石梁倾泻而下的瀑布倾倒了。为此他六上天台,三观石桥。
在飞瀑前有一座石桥,如今苔藓铺满、古老沧桑。当年徐霞客就驻足在这座“仙筏桥”上仰望飞瀑,并说“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归”,把连日跋山涉水的疲惫感忘得干干净净。后人就在徐霞客望瀑的地方修筑了他的塑像和观瀑亭。
石梁上方的金溪之水自西南而来,与大兴坑之水在瞻风桥下汇合,三折后溪水变得湍急,泛起阵阵白浪,回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浪团飞向石梁,从30多米高的峭壁上穿梁洞而出,似堆雪洒珠,常年不绝,像极了“雪瀑”。
我想,徐霞客和我一样,内心一定是被这一幕深深震撼到了。倘遇滂沱大雨,瀑布越梁而过,声如狮吼虎啸,山鸣谷应。清代思想家魏源写长诗《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赞曰:“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
四
沿石梁左侧的中方广寺可达右侧的下方广寺,徐霞客在往返的山径上回首石梁飞瀑,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捣湛蓝的惠泽潭,激起雪浪万朵,水汽犹如松雾般蒸腾在深潭之上,轻轻袅袅地牵绊住了他的心绪。
多少文人骚客也为之倾倒。石梁飞瀑附近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米芾号称“米颠”,行为举止张狂,举凡之物一般不放在眼里。被米芾誉为第一奇观,可见“石梁飞瀑”之魅也。旁变还有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时任郡守刘璥所题的“前度又来”石刻。许多当代著名学者不吝惊叹:天下第一、天下唯一、天下独绝。
徐霞客陶醉在石梁“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的壮观美景里,“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他站在不同的地方,怎么看都看不够,觉也不想睡、饭也不想吃了。徐霞客还觉得不过瘾,趁着天气好到石梁上走了一回,结果心有余悸:“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
不用说行走在窄窄的石梁上,就是在石梁旁边站一会也感到惊悚。我沿方广寺庙墙壁边的小路小心翼翼下行,走到石梁边,见到铁栅栏拦路。只见石梁梁面崎岖不平,一条银河抖落,雷霆万钧,碧潭深不见底,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往石梁底下使劲拖曳,令人不寒而栗。不敢想象昔日的方广寺僧人,怎么做到一年四季足穿草鞋,走过石梁到昙华亭中进香。
五
石梁整个景区可谓“金溪翠谷”,两峰夹着一汪涧水。溪水银白,生动活泼,在石缝间“哗哗”流淌,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疾,时而缓;时而碧,时而雪。
溪涧落差之处,溪水化成高高低低的瀑布,这些瀑布相较石梁飞瀑,显得清丽温婉。水流交汇地,形成大大小小的碧潭,似一串串翡翠散落在山谷。山谷树木茂盛,藤萝缠蔓,林荫遮道,徐霞客缘溪而行时,不知是否和我一样,感受到了石梁景区的静谧优雅;是否也曾摘下头上戴的斗笠,张嘴大口大口呼吸着清新空气,忍不住掬起清澈的溪水喝了几口,感叹溪水的甘甜。
朝石梁东行一会儿,见一因地层裂陷而形成腹大口小形如瓮胆的壶形山崖。“壶”高15米,径达7米,内壁光滑,色呈青铜。流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后,从“壶嘴”的岩隙喷出,坠入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瀑名“铜壶滴漏”。抬首仰望,瀑顶左右双岩,又如双猿对饮,惟妙惟肖。
在“铜壶滴漏”下游数百米处,有一条长十余米、宽三米多,上宽下狭的天然石涧,宛如游龙躯壳,水流湍急时,会蹿起数十米高,犹如白龙跃空,人称“龙游涧”。涧旁一条瀑布贴崖下坠,飞珠溅玉,精致柔美,组成一张轻柔可卷的水珠帘。清代名人齐召南称此瀑为“珠帘春水”。
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大自然又献上了自己的杰作,凭借着流水持之以恒的冲刷力,卓立在溪涧中、重达数百吨的岩石,棱角已被磨平,锋芒已不再露,四角变得方方正正,成为治印的底本。于是,一枚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世界之最、国内最大的巨石大印生成了,印体长约6米、印面边长4米,上面篆刻着“法华晨光”四个大字,点画高古,章法朴茂。“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祖山。
“佛宗道源”的天台山是五百罗汉总道场,《西域记》言:“佛言,震旦方广圣寺,五百大阿罗汉居焉。”梁代慧皎的《高僧传》记载了五百罗汉在天台山显灵感应的经过,说的是僧人昙猷走过石梁,见五百罗汉“或行或坐,或招手之状,或卧坐之形,瞬息之间,变化万千”。石梁右侧的下方广寺,至今保存着东晋时期的五百罗汉像。中方广寺内有座亭,据说此亭落成时,给五百罗汉供茶时,发现茶瓯中现朵朵昙花,倏然而逝,故名“昙华亭”。
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两座方广寺静伴在石梁两侧,黄墙黛瓦掩映在茂林修竹间,不时传来木鱼梵呗、晨钟暮鼓,在飞瀑的“哗哗”巨响映衬下更显幽静深邃。徜徉在石梁边的霞客你耳边是“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眼前是“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徐霞客在天台山的筋竹庵吃饭时,国清寺僧人云峰劝他轻装前往石梁,行李存在国清寺,他照做了。此后,云峰和他结成了好朋友。追寻王羲之到天台山的足迹,唐代400多位诗人到过天台山,李白就留下了“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龙楼凤阙不肯住,直欲飞腾天台去”等赞美天台山的诗句。作为驴友的徐霞客,怎能不沿着这条浙东的“唐诗之路”,前往天台石梁呢?他不惧“深山荒寂”“路荒且长”,将天台山作为游历的第一个目的地,从宁海出发,两天内两上石梁,在《徐霞客游记》里留下了文字优美的首篇《游天台山日记》,更是详细记录了他游历的第一个景点“石梁飞瀑”。
后人把徐霞客三次游览天台山总长33公里的路线,取名为“霞客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