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梅雨刚结束,高温天气持续。
浙江湖州德清的小邓姑娘在家里惊奇发现,一只忘记吃掉的苹果,居然长出大蘑菇了!
小邓姑娘说,整个6月感觉都在下雨,都发霉了,啥啥都快发霉了,这只被遗忘的苹果也发霉了,霉得长蘑菇了。
她告诉橙柿记者,苹果是放在客厅的篮子里,忘记吃了。
6月30日早上,小邓上班前突然发现苹果有点发白,当时以为苹果长毛了,上班来不及扔掉它。
7月2日晚上下班回家,小邓姑娘又想起这只苹果,仔细去看,呀!苹果上居然长了个蘑菇。
家里孩子看了,也觉得蛮神奇。于是家里人决定:先留着吧,观察观察。
感觉好神奇,她拍了一段视频发在社交账号上,立刻令网友们轰动了!
7月6日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员联系了小邓姑娘,想购买这只长蘑菇的苹果。
小邓姑娘很大方,“这个长蘑菇的苹果在我手里是没用的,做个好事送给专业人士做研究,就寄给他,让苹果蘑菇飞到有用的人员手里吧。”
第二天,这只苹果通过快递发往云南,目前,已到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橙柿互动注意到,水果长蘑菇的事件比较罕见,记者检索到:曾有桃子长出蘑菇的奇特现象。
橙柿记者将小邓姑娘的苹果照片发给大型真菌专家、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浦锦宝。
浦锦宝说,苹果上长出的,是裂褶菌。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见。
水果生长出裂褶菌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裂褶菌主要长在树干上。浦锦宝分析,这个可能是苹果存放的环境中有裂褶菌孢子,也可能是这只苹果原来的枝干带来的,果树树干上常会生长裂褶菌。
浦锦宝分析,这段时间比较闷热,梅雨空气水分含量高,适合裂褶菌的生长条件,就从苹果上长出来了。
科普资料显示:裂褶菌,又名白参菌。
分布于中国浙江、云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贵州、西藏、海南等多个省份。
春、秋季,生于阔叶树木或倒木、枯枝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倒腐木上,单生至群生,常在木耳、香菇、银耳段木上生长。
裂褶菌质地柔软细嫩,食味鲜美,且含有特殊香味;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俱佳的蛋白源。
裂褶菌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小邓姑娘的苹果蘑菇,在网上引发诸多猜想。有网友猜测:这个蘑菇肯定很好吃,那么是平菇味还是苹果味?
收到苹果蘑菇的,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的许容聚博士。他说,首先白参作为重要的食用菌,有很大的栽培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般来说菌子的口味,确实会受到它生长基质的影响,但更多还是源自蘑菇本身的氨基酸或其他化学物质。
至于网友们关心的是否能种出带有苹果味的白参,除非能确定白参菌丝可以完全靠苹果的果肉生长,否则可能性不大,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