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坤/文 李昌正/图
京城金秋夜,劲吹大陈风。
日前,由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椒江区委宣传部、椒江区文广旅体局、浙江大陈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创的舞剧《风起大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获广泛好评。
1
起初,对曾去过大陈岛,而且看过台州乱弹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的我来说,再去观看该舞剧并没有强烈的愿望。但听了台州市委宣传部同志的介绍后,我动了心,与朋友相约同往。看了该剧,虽然没有台词,只是肢体语言,但回味无穷,如同巨幅大写意,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从心灵上产生强烈震撼。这是一部无声的诗史,讴歌一个时代的风华,雄浑悲壮,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舞台上,那不断切换、穿越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和变换的舞美设计,无论是集体舞,还是双人舞、单人舞,都让人目不暇接,思维、目光跟着时空的跳跃,随剧情的悲伤而悲伤,欢乐而欢乐。
暴风雨中,集体舞的强劲,如猛士搏击,冲锋列阵;电力工人的半圆量角尺舞,展示了工人兄弟战胜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竹凳舞女性的一举一动,仿佛看到《只此青绿》古典式的清丽画卷;织网舞渔姑优美的舞姿,如同在晨曦下弹奏动人的渔光曲,再现了海岛美丽的风情;银锄舞、丰收舞折射出垦荒队员享受劳动的欢快和收获果实的喜庆……
2
《海风与岛屿之间》这场戏,讲的是男女垦荒队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一天的劳作,到了晚上休息时间,舞台瞬间成为垦荒队员的集体宿舍。
夜幕下,海岛一片寂静。灯光聚焦舞台右侧,是男垦荒队员的集体宿舍,大通铺,人挨人,非常拥挤,翻个身就能碰到彼此。加之闷热的天气,大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灯光移至舞台左侧,是女垦荒队员宿舍,姑娘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有蚊子、老鼠在袭扰,引起惊恐。
男宿舍,一名队员悄悄溜出来,伴随欢快的乐曲,跳起了洗衣舞,帮助队友洗衣、晾晒衣服。女宿舍,一名队员也偷偷跑出来,她肩上挎着挎包,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拿着手电筒,想乘夜深人静时学习充电。男女队员不约而遇,相见欢喜。两人坐到一起,吐露心迹,成了黎明前浪漫的幽会。
这场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垦荒生活的艰苦乏味,但垦荒队员们心里仍充满阳光,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颇有情调,给人轻松愉悦之感。
我不由想起数年前在大陈岛采风时,老垦荒队员对我讲起那段真实生活。当时岛上满目疮痍,居住条件很差,垦荒队员们都住集体宿舍,其中有两对已婚夫妇无奈之下只能分居,同样住集体宿舍。男女队员平时很少有单独接触的机会。为消除寂寞,活跃生活,岛上定期组织文艺活动,大家才能相聚。在垦荒队员中,姑娘少,有些男青年担心找不到对象,心里犯愁。于是,组织上动员一批女青年来扩大这支垦荒队伍。当时流传着:垦荒郎,细思量,姑娘心中有主张,只要生产劲头足,姑娘一定爱上他。在首批垦荒队员中,就有9对年轻人结成夫妻。
3
《风的尽头》这场戏,舞台背景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红双喜”。一对新婚夫妇正处在蜜月期。桌上摆好了妻子烧的菜,备好了酒水,为丈夫出海送行。两人沉浸在难分难舍的幸福之中。
送别了丈夫,妻子日思夜想。通过双人舞,表达一对夫妻相濡以沫,如胶似漆,心心相印,不离不弃,形影相随。妻子累了,丈夫帮她揉颈敲背……把一对恩爱夫妻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当妻子百般思念丈夫之际,传来噩耗。这位丈夫是垦荒队队长,为保护国家财产,被风浪吞噬而消失。队友们带回来的是队长的遗物。
妻子见之,如遭雷击。舞台场景再次穿越,雷电闪闪,狂风呼啸,大雨倾泻,灯光或明或暗。妻子脸上布满泪水、雨水,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追寻丈夫,奔向望夫礁,呼唤着丈夫。
剧情来自真实的生活。
为了生存和大陈岛的发展,当时岛上组建了捕捞队和海带养殖队。有一年冬天,天黑、风急、浪高,捕捞队的一艘船在大陈岛泊港,因锚移动,船被大风刮走,渐行渐远。这时,队长张其元来不及多想,脱掉外衣,跳入海中,向渔船游去。另一名队员也跟着跳下去。两人一前一后,奋力追赶,终于登上渔船,保住了国家财产安全。
住在竹屿岛上的海带养殖队,共有7名女队员。有一天,大家兴致勃勃乘一条小船,一起去大陈岛看电影。船儿驶离小岛不久,舵坏了,失去控制,被风浪吹走。经过三天三夜,漂泊的小船在苍茫大海中遇到一艘机帆船,才被拖回到大陈岛。只要在海上作业,尤其是台风季节,随时有生命危险。
4
回顾开场戏《台风与黑暗》,舞台一角,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室内只有大山的妻子、身怀六甲的小鱼和婆母两人。桌子上点着一盏发出微光的油灯。室外,一片漆黑。忽然,雷鸣电闪,风裹着雨,疯狂袭来。小鱼不顾自己有身孕,披上红雨衣,打着手电筒,踏着泥泞路,踉踉跄跄在风雨里艰难奔袭,期盼找到丈夫大山,母亲也跟随追寻……
在这急风暴雨中,观众最揪心的是小鱼肚子里的孩子能否保住?年迈体弱的母亲是否安然无恙?结果,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母亲在风雨中走失,小鱼流产。正在野外抢修电缆的大山与工友们闻讯赶来,悲痛欲绝。
剧情告诉观众,一个家庭两代人,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大陈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的牺牲奉献。这是大陈岛垦荒岁月的一个缩影。大山的父亲是那位牺牲的垦荒队队长,大山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他从母亲珍藏的一帧照片,还原了当年父母的垦荒生活。当他正欣喜地期待成为一个父亲时,却失去了孩子。对小鱼来说,自从有了身孕,熬过了生理上的痛苦,计算着宝宝出生的日期,却未能圆当母亲的梦。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纵观全剧,把生活的真实和历史的实景,通过舞剧这一舞台艺术再现并得以升华,演绎当年467名志愿青年垦荒队员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登岛垦荒创业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用芳华点亮信仰,用淬火铸就垦荒精神。当剧终谢幕时,布景上出现一个个垦荒队员鲜亮的名字,这是对该剧的一种注释。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不能忘却志愿垦荒者的奉献,愿垦荒精神绵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