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非遗工坊的通知》,其中,温岭“松门白鲞”优秀上榜。“松门白鲞”非遗工坊以省级非遗项目“松门白鲞传统加工技艺”为依托,由温岭市澄川(松门)白鲞专业合作社牵头创建,作为浙江老字号、金牌老字号,“松门白鲞”是当地的一张非遗金名片。(11月20日《台州晚报》第2版)
如何让非遗从传统中“活”起来,从市场中“火”起来,并在传承中走向未来?答案或许就在于一个关键词:产业化。
非遗要“活”起来,首先要跳出传统语境,找到与现代社会的连接点。传统技艺只有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以食品类非遗为例,古老的制作技艺凝结着匠心和味道,通过产业化开发,让非遗食品进入预制菜、休闲零食等新兴赛道,就能找到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表达方式。一道源自古法的美味,搭配现代化的包装与冷链物流,不仅“活”在了当代人的餐桌上,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非遗“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而是通过创新与传承的结合,让技艺实现价值再造。例如,开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吉祥物、包装文创礼品等,把传统技艺转化为符号化的文化产品,让非遗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要让非遗从“小圈子”走向“大舞台”,关键在于找到市场化运作的突破口。一方面,电商平台的介入为非遗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从直播带货到短视频种草,电商为非遗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渠道优势。通过“非遗传承人讲解+产品展示”的模式,让观众直观感受技艺的魅力,也推动了消费转化。此外,建立共享直播间、开设电商特训营等新模式,可以帮助非遗从业者更快适应数字经济的浪潮,拓宽销售渠道,让非遗真正“火”起来。
另一方面,文旅融合的推进为非遗注入了新鲜活力。在旅游景区、历史街区举办非遗展销活动,将非遗技艺融入游客的体验过程中,提升非遗影响力。例如,打造非遗体验馆,让游客“看得到技艺、听得懂故事、摸得着产品”,增强游客的代入感,也为非遗技艺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让非遗“传”下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传承不仅关乎技艺的延续,更需要代际之间文化认同的接续。
要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传承。技艺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灵魂所在,但当前不少非遗技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应建立“以老带新”的传承机制,通过技艺培训、校企合作等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
文化认同的深化是非遗长久传承的关键。现代人对非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传统”“古老”的标签上,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通过举办研学活动、编撰非遗教材等方式,将非遗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融入传播体系,能有效增强年轻一代的认同感,让非遗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非遗传承还需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打造“数字非遗”,将传统技艺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保存,不仅能有效降低流失风险,也为传播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让非遗“活”起来,是传承的第一步;让非遗“火”起来,是发展的关键;而让非遗“传”下去,则是文化复兴的终极目标。从技艺的活态传承,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非遗正走在一条“活”力四射、“火”花四溅的传承之路上。而这条路,唯有通过创新与合作,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更精彩。
□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