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喜华 文/摄
四个月前,笔者曾到路桥区螺洋街道芦阳社区,寻访东江河上罗川闸水利设施遗迹。
来到原二友村(2018年后与樟岙村、双庙村合并为芦阳社区),走过光明纸箱厂前的一座小桥,只见河岸边立着一块铜牌,上书“路桥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二友闸桥头”。同行的朋友说,这“闸桥头”就是罗川闸遗迹。观察南侧桥下石壁,东侧果然有两道直抵水面的凹槽,这是水闸升降的轨道,西侧石壁没有看到凹槽。当地一位老者说,为了加宽闸上小桥,西侧石壁向外面重新砌过,这侧的凹槽被挡在了里面。
罗川闸始建于南宋
据明《万历黄岩县志》记载,罗川闸,里人余端甫建,正统年间其孙廷美修之,王钦作《罗川闸记》。《螺洋余氏宗谱》也记载了余端甫修闸这件大事。而清《光绪黄岩县志》关于罗川闸的记载是这样的:明里人余端甫建,正统年间其孙廷美重修,并附有王钦《罗川闸记》部分文字;最后又载:乾隆丁丑余嵩卓重修。《光绪黄岩县志》的记载让人误以为罗川闸始建于明初,现代编撰的部分水利书籍也采用此说,其实这是错误的。
《螺洋余氏宗谱》明确记载,余端甫,春房人,螺洋余氏十世祖。从该宗谱的序文中可知,《螺洋余氏宗谱》首次修谱人就是余端甫,作序者为本村人蒋彦圣,南宋咸淳四年(1268)进士。蒋彦圣在序文中称余端甫为内兄,显然两人系姊夫郎舅,同时代人。由此可推断,罗川闸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
由管彦达主持编修的《路桥区志》纠正了这一错误,其人物篇“余端甫”词条载:余端甫,1233—1267,名道凝,字藻章,号端甫。关于蒋彦圣,字愚仲,号静庵,《温岭县志》有其在温岭泽国办云阳书院的记载。
《螺洋余氏宗谱》详细记载了余端甫在螺洋至院桥沙门店之间兴修水利的事迹。因其通晓农业水利知识,根据鉴洋湖周边水文地理,带领族人和当地民众,在今黄岩院桥沙门店以东、梅山以西筑水渠两条,并修建了罗川闸;又在螺洋后叶修筑一堤坝,将浮排里与三水泾、鉴洋湖相通。从而使螺洋一带河道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罗棋布,周边方圆几十里旱天无旱灾,雨天无涝灾,保证了农业丰收,造福一方百姓。余端甫成为路桥有史记载的民间兴修水利第一人。
螺洋余氏三修罗川闸
近五百年间,螺洋余氏族人接力,三修罗川闸。
虽然《光绪黄岩县志》对罗川闸的始建记录有误,但明确记录了罗川闸二修、三修的历史轨迹。
正统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朱祁镇的年号,起止时间为1436年至1449年。从南宋咸淳至明正统年间,前后经历大约一百八十年,王钦《罗川闸记》中说闸因年代久远损毁,而非遭自然力或人为毁坏,这是可信的。约一百八十年,对于一个古代修建的民间水利工程,自然逐渐损毁,非常正常。
看到祖先修建的水闸因年久失修,不再具有蓄水防旱的功能,作为螺洋余氏一脉的余廷美,仿效祖上功德,慷慨解囊,重修罗川闸。余廷美的这一义举,受到当地百姓称赞,故有黄岩柏山人王钦受众人之托作《罗川闸记》,为螺洋余氏族人二修罗川闸这一壮举立传,为后世传颂。
又过了三百余年,到了清乾隆丁丑年(1757),罗川闸再次因年久失修损坏,又由余氏族人余嵩卓主持第三次建闸,这就是《光绪黄岩县志》所记载的余嵩卓重修一事。
此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光又穿越了近两百年,罗川闸没有再次重修的记录。1958年后,长潭水库这一重大水利工程的修建,保证了永宁江水系、金清港水系所流经的温黄平原等各流域的防洪防旱、农业灌溉、内河航运、居民用水的安全,流域内大多数的水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罗川闸也不例外。后来,罗川闸的水闸被拆除,闸上小桥被加宽,供行人车辆通行,故留下“闸桥头”这一地名。
再说说《罗川闸记》作者柏山人王钦。柏山,即今黄岩区院桥镇秀岭水库一带,柏山王氏系当地望族,历代名人辈出。王钦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不久即病逝,没有得授官职。其孙王启,字景昭,号学古,后人称东瀛先生,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云南巡抚、刑部右侍郎。王钦在史志上虽没有更多的事迹记载,但这篇《罗川闸记》,足以让历史铭记。历史竟然如此巧合,五百多年前,王钦为罗川闸的水利建设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上世纪50年代末,王钦后裔居住的地方,又成为秀岭水库的库区地,王氏一族及其他民众举家外迁,为台州水利事业再立新功。
重修罗川闸于当下的意义
东江河,是一条自然加人工开挖的小河,宽十余米,深三四米,总长两千余米,南北流向,出闸桥头约五十米汇入三水泾。东江河水主要来自南面的大岙溪,而大岙溪水来自东南面的白云山。
很久很久以前,包括东江河在内的整个鉴洋湖一带,都是东海边的一个古海湾,东有白云山,南有黄茅山阻挡,显然是古人下海泊船的天然避风港。后来海水向东退去,海湾成滩涂,低洼处成水沟、池塘、河汊,较大的水面则成为鉴洋湖的雏形。唐宋时期,陆续有居民迁入,人们围湖造田,开塘筑坝,疏浚河道,连通鉴洋湖上下游的三水泾,以及包括东江河在内的各条支流纵横交错,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呈现。
然而,因台州地处东南沿海台风带,每到夏秋季节,频遭台风登陆侵害,狂风暴雨,海水倒灌,鉴洋湖一带总是一片汪洋。于是,兴修水利成为头等大事。北宋宁海县海游马家山(今属台州三门)人罗适,提刑两浙时曾巡行台州,亲临黄岩领导百姓疏导官河九十里,并首创在内河分段筑堤建坝,控制水量,使农田受益七十余万亩。罗适成为台州水利建设史上的开创性人物。南宋朱熹在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任上时,到黄岩赈灾,考察灾情后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于是他仿罗适之政,在黄岩境内重修水利,大建水闸。从此“温黄熟、台州足”成为可能,百姓安居乐业。余端甫始建罗川闸,以及螺洋余氏接力重修,是台州温黄人民兴修水利的一个缩影。
记得小时候,笔者生活的东江河沿岸村庄,农田灌溉,人们洗涤、饮用等生活用水,都取自东江河。那时,河水清澈。进入新世纪,东江河所在地域,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大开发时期,渐渐地这条河被所建路网割得七零八落。被分割的东江河河道堵塞、干涸,成为一个个小水坑,不复是河流的样子。
2010年始,水滨村率先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整治和村庄整体改造后,呈现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气象。在三水经与浮排里交汇处的河岸边,还建起纪念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叶适的“水心草堂”,成为螺洋乃至路桥一方天地的文化新地标。
如今,东江河沿岸一些村庄,均已纳入城中村改造的计划中,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改造建设中。如果能重新疏浚东江河河道,建设两岸绿道和河岸景观带,重建罗川闸水利设施,重启调节水量的功能,使河水重新蓄满,不仅能重现“不可移动文物”这一历史记忆,弘扬战天斗地的治水精神;还将使这一带重现小河弯弯、微波荡漾、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江南水乡气象,形成罗川闸、水心草堂、鉴洋湖湿地公园一线景观带。届时,画廊游船,不仅能穿梭在十里长街边的南官河上,也将游曳在东江河、三水泾上,为台州城芯湿地增添一道集自然、人文为一体的秀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