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援藏30年

把嘉黎事当成“家里事”

台传媒记者高鲜朝

“我家有8个房间,家里用水非常方便,还有独立卫生间。”得益于台州对口援助下投资建设的美丽宜居村庄项目,这几天,嘉黎县斯定咔村村民旦巴赤列搬进了新家。他的新房是一栋白墙红瓦的藏式别墅,离房子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环湖绿化带,景色宜人。

从东海之滨到藏北高原,台州与嘉黎,相隔4000多公里漫漫长路,相距4500多米海拔落差,却因对口支援结下山海深情。

自1995年台州与西藏那曲嘉黎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我市先后派出10批次34名干部、30名专技人才踏上雪域高原,聚焦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等重点任务,打好对口支援工作“组合拳”,为嘉黎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立足嘉黎所需 民生援建结硕果

斯定咔村地处海拔4500米的高原地区,长期以来,村民们住的都是低矮潮湿、人畜混居的自建房。

2022年7月,在台州的对口援助下,投资1.43亿元的斯定咔村美丽宜居村庄项目开工建设。“台州的援藏干部给我们看了图纸,做了详细介绍,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房子建成后的效果和我们设想的一样。”旦巴赤列说。

“我们在村庄项目建设过程中,考虑了民宿的发展、产业的集聚,也参考了台州美丽乡村的成功案例,想把它打造成浙江‘千万工程’的那曲样本。”台州援藏干部、西藏那曲市嘉黎县常务副县长杨贤巍介绍,如今,斯定咔村里115户、467位村民已经陆续搬进了新房,配套的人畜分离工程、文化体育活动区、幼儿园等附属设施也相继落地。

30年来,台州稳步推进援建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要求拨付援建资金,始终坚持80%以上援助资金用于基层、用于民生。嘉黎县乡镇卫生院、嘉黎县示范幼儿园工程、嘉黎县小康示范村、嘉黎县村级文化室建设及配套设备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十四五”期间,我市已拨付财政资金5.1亿元,共实施21个援藏项目,其中已完工4个、正在实施17个。

“我们始终把嘉黎人当作‘家里人’,把嘉黎事当作‘家里事’。”台州市发改委对口支援处处长张青华表示,我市援建的嘉黎县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嘉黎县县城及重点区域城镇化小康建设工程项目等“十四五”援藏重点项目均按计划顺利推进中。

发挥台州所能 就业援藏开新花

“以前只能在家里打点零工,一个月下来没赚多少钱,现在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固定收入了。”在嘉黎县措多乡,曲加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族服装手艺人。去年9月,他加入由台州援建的民族服装制作合作社,不仅有了稳定工作,他和同事们生产的产品还通过线上销售走出了那曲。

“传统民族服饰走俏网络,也带动一批年轻人开始学习传统技艺。”那曲市措多乡岗嘎竹角村党支部书记晋美多杰表示,服装合作社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也让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找到了新路子,进一步带动了当地就业。

嘉黎有不少大学生渴望外出就业。为此,我市先后出台《嘉黎县2023至2025年第十批援藏助力高校毕业生区外“组团式”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第十批台州援藏助力高校毕业生赴台州“组团式”就业三年行动县级补贴资金使用计划》等文件,推动藏族大学生来台就业,并量身定制劳务就业、技能提升、服务保障等政策。

2023年,我市引导32名嘉黎县藏族青年学生在台州实现“市场化”就业,并设立了嘉黎县驻台州就业服务联络站,长期派驻干部提供常态化服务,立马车业、星星冷链、荣鹏气动等企业成为嘉黎县区外“组团式”就业基地。

“我们会组织岗前培训、城市融入等系列活动,促进来台州就业的藏族高校毕业生更快融入台州,更好扎根台州。”杨贤巍说。

赓续山海深情 对口援建谱新篇

跨越山海,台州与嘉黎已是“老朋友”“好伙伴”,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两地人民感情不断增进。

在产业帮扶方面,总投资2.5亿元的浙能嘉黎县仓康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新吉奥房车营地、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项目相继落户嘉黎,持续助力嘉黎县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台州、嘉黎两地深入开展旅游合作、文化与艺术团体交流合作、党建共促、教育携手、公益服务等活动,“十四五”以来,组织超300名基层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第一书记来台州接受培训和跟班学习,进一步提升嘉黎干部人才素质。

2023年,台州公益组织赴嘉黎县开展“古咕丁”医疗援助活动,开展健康普查600人次,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等86例,并安排6名嘉黎县患儿到台州进行免费治疗。

“对口援建30年来,台州、嘉黎两地往来日益频繁,形成了政府搭台、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高效运作的良好局面。”张青华表示,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强烈的政治意识、深厚的兄弟感情和务实的合作精神,聚力项目援建、就业援藏、产业协作、交流交往等,全力支持嘉黎县建设发展,推动两地交流协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2024-06-27 台州援藏30年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4239.html 1 3 把嘉黎事当成“家里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