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1000多名群众增收120余万元

百花玉琴“带货”记

陈玉琴在田间地头直播。(受访者供图)

台传媒记者何 赛

11月17日,陈玉琴收到反馈:1万斤番薯量足货美。

这是她接过最急、量最大的一单,从接单到发货,短短9小时。

问遍百花村,翻过一座座山。少的30多斤,多的700多斤,管30多户农户凑够了1万斤。直到午夜12点多,一辆货拉拉带着1万斤红心番薯,从仙居溪港乡发往杭州,陈玉琴这才歇下来,口干舌燥、肌肉酸痛。

2023年,外出创业十多年的陈玉琴回到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当上共富生活委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村民致富。6月“爆火”后,更是连轴转,上门收山货、开直播、接团单,帮助仙居村民增收120余万元。

“累吗?”当记者问起,这位“90后”女孩露出招牌式的小虎牙,认真说,“超级累,但是想抓住这波流量,为村民多卖点货,让大伙的腰包更鼓、笑容更甜。”

“流量”密码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攫取观众的注意力,是获得流量的通行算法。

让陈玉琴“出圈”的,是一个个“发钱”视频:她背着一个红色的“王老吉”饮料袋,装着8本账单,将一沓沓现金分给“货主”老人,简单直接展现了助力村民共富的成果。短短7个月,账号“浙里有山货”拥有了4万粉丝,获得10万多次点赞。

尽管被观众戏称为“行走的ATM机”,陈玉琴并不认为流量来自于所谓的“噱头”,“观众透过镜头,看到了村民和农村的真善美,这是真正的流量所在。”

2023年,仙居县公开招选一批年龄相对年轻、具有一定手机App操作能力,且熟悉村情、长期在村、热心村级事务的人,组建“共富生活委员”团队,破解山区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好价格的困境。

彼时,陈玉琴已经拥有了11年“云端”卖货经验。2013年,在丈夫的鼓励下,陈玉琴首次“触网”,在淘宝卖出了第一双鞋子。尝到互联网魅力的山妞一发不可收:开网店卖鞋、在美团开粥铺、直播卖景观绿植……习得“带货”十八般“武”艺。

自认为“专业对口”,陈玉琴成功报名上任。

百花村总人口672人,如今留守在村子里的只有70多个老人,寂静成了村画像底色。“新官”上任,提出用手机直播卖山货,也没有泛起任何涟漪。

“凭一个手机,就可以卖出货,赚到钱?”鲜少接触互联网的大伙儿不信,也没人愿意带头供货。

一次,邻居陈邦传送了三棵莴笋给陈玉琴烧菜,她灵机一动挂在了直播间,没想到,当晚就卖出去了。

“通过网络直播确实可以卖货!”消息在村里传开,大爷大妈都燃起了希望,家中的茶叶、杨梅、腊肉甚至是活蹦乱跳的鸡,都上了直播间的电子秤。

然而,纯素人账号直播数据不好,观看者寥寥。如何提升直播间的观看量,成了“变现”关键。2020年,她曾在抖音“试水”,一条早年间农村哄娃神器起桶子的视频,播放量达到58万多次。2022年创立的“百花玉琴”个人账号也有11万粉丝。为了不辜负老人们的热情,陈玉琴决定用个人小号为“官方”号引流。

早市上热气腾腾的馒头、抱着大公鸡兜售的老爷爷、寒风中蹲守高山蔬菜的“卖菜翁”、分辨农村中药植物……一个个鲜活的农村画面,吸引了众多人评论关注,直播间里能说会道、眼睛笑成月牙的主播玉琴,也成了观众喜爱的乡土“网红”。

关注量上来了,山货也开始卖动了。考虑到山里老人生活习惯,陈玉琴用现金结算货款。没想到无心插柳,正是这些瞬间的记录,将她推到了更多公众面前,站在了流量洪流前列。

山间“货郎”夫妇

百花村地处仙居县最西端,海拔600多米。崇山峻岭之间,一块大石头上画了三角叉,就是简易的路标。左边去往杨丰山,右边泥地则是通往百花村的路。

国庆期间,陈玉琴的粉丝王小乐从温州永嘉赶来,想见一见这位直播间里亲切的“妹儿”。转过80多个弯道,王小乐下车就感慨,“每天来回上山下乡,玉琴助农真不容易。”

物流运输难曾是卡点之一。

快递都不通的村落,哪怕直播间喜滋滋接到了天南地北的订单,农副产品也无法“插翅”落到驿站发货出去。

陈玉琴拉来了丈夫李东洋身兼“车夫”和摄影师。生姜、柿子、绿豆面……夫妻俩开着一辆小货车,翻山越岭收货,再送往山下快递驿站发货,应时应季,一天不落。回村后一年多时间,里程增加了2万多公里。

为了更好的直播和拍摄效果,两人手机换了好几部、电脑添了好几台,还往高山拉了两台冰柜保鲜农产品。

旧时肩挑担子,手摇小鼓,沿街叫卖收购日常用品的货郎,在物资贫乏的山村颇受欢迎。时至今日,溪港乡八个村庄,大家都期待着“货郎”夫妇的上门。

“妹儿,听说你什么东西都能卖,我家有土猪腊肉,能不能卖?”一次,陈玉琴到安山村收货,一位腼腆的老人过来询问。当天,“带货达人”就帮他卖出了一只火腿、两块腊肉。

接到4000多元货款时,老人眼泛泪光,他说,自己身体不好,这几年就养了几头猪,这钱可以拿去买药吃了。

穿梭在山间的“货郎”夫妇,为村民带去了致富门路,也将山外的生活带了进来。

伴随着直播间知名度的提升,快递量激增,最多一次日达1800多件。溪港乡干部了解情况后,当即成立了一个“帮帮团”,乡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帮着一起送快递。然后,通过县、乡两级干部的对接,邮政快递开始上门取件。

“以前女儿寄快递来,我要走十里路才到最近的取货点,大家也就断了这个念头。”张大姨笑称,如今快递直接送进村头巷尾,不少老人顺势学会了网购,空调、脸盆甚至针头线脑也爱网上买。

百花村风景秀美,常年苦于养在“深闺”无人知。很多粉丝通过直播间纷纷进山“打卡”,村里还兴起了旅游热潮,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乡愁”直播间

“多新鲜呐,我们的山货要卖到国外了。”7月,陈玉琴下播整理单号时,发现了一张由广州仓寄到柬埔寨的特殊订单,街坊四邻都围了上来。

原来是一位从仙居出去柬埔寨的创业者,观看直播间后,倍感思乡。他爽快下单了笋干、山茶油、番薯面、豆腐皮……12件全是仙居特色农副产品。

陈玉琴的直播间里,卖的不只是山货,还有乡愁。

“我妈妈这段介绍得好。”“下次叫上我爸一起呗。”直播时,一群“银龄”助播,也会出现在直播间里,以朴实的话语分享产品。看着父母接触新事物时的笑容,不少在外的游子都留言支持。

“开始有点害羞,后来慢慢习惯了。”养羊农户陈大伯说。现在只要陈玉琴在村里说去拍短视频,大家都会积极配合,走在路上就有村民不断加入,“本来叫三四个人,结果到最后发展成八九个人。”

今年6月,玉琴还特意把她和村民们的照片用作账号头像。你提杨梅,我拎土豆,他扛猪腿,“整活”风格的照片,温馨欢快一览无余。

大家都说,今年,山村变得热闹起来了,感谢妹儿。陈玉琴则说,一路走来,是大山和村民让她治愈和成长。

其实,陈玉琴最初决定回村,与外婆的突然去世不无关系。在悲伤中,土生土长的百花妹儿开始审视自己和故乡的关系。

外公曾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威望极高。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他,碰到条件不好者,常常自掏腰包义务治病。

这份侠肝义胆影响了小玉琴。她自愿做起这份起初“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牺牲陪伴儿女的时间,拉上丈夫“做苦力”,只为了宣传家乡,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她人很好,亏了自己都不会亏村民。”快递员李新光跑了几个月的百花专线,才知道快递打包费用都是玉琴悄悄出钱,售后她也自己贴钱。

儿时,每个星期,陈玉琴都要带着咸菜,背着米,走1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这样的日子持续了9年,走出大山几乎成了信念。她第一次带丈夫“上门”时,是个雨天,土路走得满脚泥。陈玉琴罕见地情绪低落,“如果有时光机,你来救救小时候的我有多好。”

后来,职高毕业的她不断努力创业,“拯救”了自己,也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路上,有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

如今,就在荒废了二十多年的村部小学旧址里,一个新的“村播”直播间马上就要落成——设备更现代化、功能更齐全。走出大山的“妹儿”,重归故里,将爱与梦想牢牢驻扎在深山中。

2024-11-18 帮助1000多名群众增收120余万元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5128.html 1 3 百花玉琴“带货”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