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 纵谈六个城③

重拾“首创”精神 走深科技新长征

——谈台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林学富

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已经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性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哪个国家抓住了这一战略机遇,就能站在世界发展的潮头,将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地区,也是如此!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向现代化的宏大视角,顺应时势,市五届五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六个城市”的构想,提出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台州市委、市政府对未来五年“时”与“势”的深刻洞察,更是对台州市情的精准把握——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台州翻越“高收入之墙”之梯。“十三五”期间,台州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是1.2万美元,2019年台州人均GDP1.21万美元),初步进入高收入区间(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人均GDP是1.27万美元),“十四五”要翻越“高收入之墙”,向发达经济体迈进。从国际上看,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必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成功“越墙”。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台州避免陷入“低端陷阱”之策。从台州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比例仍偏高,“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不足。“十四五”时期,台州能不能振兴实体经济,根本上就看产业升级的质量和速度,不然就可能会陷入“低端陷阱”,被日新月异的新经济“降维打击”,丧失市场和竞争力。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台州防止被“边缘化”之矛。纵观省内、国内发展情势,现在的台州有三大被“边缘化”的风险,即区域地理边缘化——处在长三角区域的南翼边缘;重大战略边缘化——在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布局中缺乏显示度;要素配置边缘化——吸引人才和高端要素集聚难度大。“十四五”,台州要变地理边缘为接轨前沿、变战略空白为战略节点、变要素紧缺为价值洼地,须以创新应对。

很显然,在台州“十四五”发展全局中,创新必须要居于核心地位,我们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是题中之义、必要之举。

那么,在“十四五”新征程上,台州该如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充分激发区域发展的创造性张力呢?笔者认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在于集聚高端要素。2020年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报告显示,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报告表明,科技创新具有区域集聚规律,创新要素只有高度集聚,才会产生聚合裂变效应,形成爆发力和驱动力。因此,我们要构建起“把高端要素循环到台州来”的强大工作机制,吸引高端人才、项目、创新平台集聚台州。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找准创新的“台州个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根据台州的科技基础、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和发展水平等条件,探索适合台州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台州创新最大的优势就是制造业配套完备,我们目前的城市创新发展应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就是打造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孵化器”。比如,加快创新“飞地”建设,以上海(台州)国际创新中心为前沿阵地,链接全球科技“数据库”,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孵化,打造“全球智力+台州制造”的创新模式。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增加鼓励创新的制度供给。科技企业的竞争,也是时间的赛跑,这非常有赖于营商环境的完善。未来台州要进一步深化科技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强化创新公共服务,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力和动力。笔者认为,我们要像40年前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粒“火种”那样保护创新,以此稳预期、增信心,打造最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和集聚更多的市场主体。比如,聚焦个人破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政策稳定性等重点领域,保护那些“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而不慎失足者”。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需增加更多的政府性投入。目前,台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最大短板是财政性和政府性投入不足。对此,我们在大幅度增加创新的财政性投入同时,充分发挥小微金改试验区的优势,要从当“引资人”向当“投资人”转变,做始终陪伴企业的风险合伙人;要选准产业,组建由银行、风投、私募等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借助市场的力量更好地甄别项目;要推进“政策+基金+园区”模式,进一步做大“基金”盘子,对看准的产业项目要“大胆投”;要用政府性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产业领域,投向处于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2021-01-27 ——谈台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开局十四五 纵谈六个城③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3077.html 1 3 重拾“首创”精神 走深科技新长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