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贝妮
回眸“十三五”,“融”字无疑是三门发展的热词。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新一轮历史性机遇,三门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顺势而为——
台州北部湾区与上海市北高新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沪甬台合作产业园完成规划编制;三门湾(杭州)科创广场、宁波·三门协同创新基地挂牌运营;与江北区签订人才一体化合作协议,启动了两地科技合作、产业孵化、人才服务三大行动,打造北融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桥头堡做法得到市委书记李跃旗批示肯定……
三年来,三门统筹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协同、交通互联等,争创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高质量打造台州北向接轨的桥头堡。
交通互联——
让城市互通更加便捷
一条路,三门与长三角各城市的距离近了。
沿着蜿蜒的蓝色海岸线,沿海高速三门段如同巨龙一般不断向前延伸,包揽了三门湾、浦坝港、健跳港等风景,海域浩渺广袤,海天一色尽收眼底。得益于这条高速公路的通车,三门到宁波开车最快只要1小时,到宁海的时间从曾经的1小时缩短至20分钟。
“不只是多了条路,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浙江双冠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软基处理预应力管桩产品生产,物流成本约占公司产值15%至20%,公司总经理项斌说,“沿海高速通车后,产品运往宁波路程缩短,变一天一趟为一天两趟,运力翻倍,销量也跟着大幅提升。”
交通互联互通,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和基础。为此,三门加紧编织一张“海陆空”联动的交通枢纽网,全面构筑北上接轨、融入长三角的大通道——
海港方面,健跳港区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恒投工贸、万科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浙中沿海大宗商品物流集散中心;陆港方面,G228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工程三门段完工,三门湾旅游专线公交开通;空港方面,花鼓漫岛水上飞机项目实现首飞,融入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迈出新步伐。
随着沿海高铁、金台铁路健跳港支线等战略性交通项目的加速推进,三门将加快融入宁波30分钟、上海90分钟交通圈,形成“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助推产业裂变发展。
“沪甬台合作产业园正在争取列入浙江省向长三角办推荐的产业平台目录,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中,接下来,我们将抓住机遇,积极对接上海、宁波产业项目,全力做好转移承接。”三门县发改局局长黎绍齐表示。
平台共建——
让企业共享科创资源
在长三角加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才、资金、设备、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在长三角的顺畅流动与协同共享,正成为三门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三门主动接轨沪杭甬,突出特色共建中心城市人才飞地,聚引沪杭甬优质产业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导入,推动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三门的应用转化,正努力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子——
借力上海国际化优势,探索联捷电子、欧沛添科等企业在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成立研发飞地,加快引进5G信息、大数据产业国际人才;借力杭州数字经济优势,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建三门湾(杭州)科创广场;借力宁波市制造业集群优势,积极与浙江创新中心合作建设在甬“人才飞地”,根据企业需求,分批入驻相应产业集成区,让人才近距离享受产业集群配套服务和产业链技术支持……
协同创新,共建共享。三门正不断积蓄创新动能,助力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入驻三门在甬“人才飞地”后,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吸纳研发核心人员以及团队加盟,困扰公司的人才瓶颈一举得到破解。不仅如此,该公司产品研发周期也由原先的20天缩短至10天,一次送样合格率也提升了90%。
“研发设计在宁波,芯片制造在三门,公司的产品就这样‘融合’而来。”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该公司总经理林辉撑介绍,去年,宁波科创中心团队已成功研发各类产品400余个,各类新品销售占比大于60%,创造直接销售额超8000万元,“长三角一体化给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资源共享——
让人民拥抱幸福生活
日前,在三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三门湾区域通办专窗”,工作人员仅花了3分钟,就帮在三门工作的象山人王先生查询到户籍信息,申请了网上寄送,隔日王先生便收到了从象山县寄出的临时身份证。
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联,2019年10月,首届三门湾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开幕,宁海、象山、三门签订政务服务三地通办协议,公安户籍管理、社保医保服务、企业商事登记等100项群众服务高频事项实现了跨区域一体化通办。
“为方便三地群众办事,我们按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要求,通过‘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区域协作协力’,实现事项网上流转,群众办事不再跨区跑,办事满意率达100%。”三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巧云说。
目前,三地已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一项项重大利好落地,三县群众的发展红利实实在在——签订三门湾合作开发倡议书及公共交通、教育、旅游、渔业资源保护等多个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三门湾合作开发推进委员会,编制三门湾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谋划一批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列入省市“十四五”规划……
破除行政区划壁垒,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同时,长三角民生优质资源正加快向三门集聚。上海大学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启动建设,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上海市三门中学分别和三门县教育局、三门初级中学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两地将展开为期三年的合作共建,通过专家指导、蹲点学习、双方交流等有效途径,促进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教育管理和办学层次。
机遇呼唤奋进,冲劲更见信心。展望“十四五”,三门正孕育着新一轮发展的生机活力,趁势而上、拥湾抱海,加速驶向“长三角卫星城市”壮阔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