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 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

玉环:淡化海水为城市“解渴”

每个机组都有数十个取样阀,拧开阀门,流出的是脱盐后的淡水。

本报记者盛鸥鸥文/摄

水池液位、水泵运行、供水压力……在玉环市亚海水淡化(一期)抗旱应急工程中控室,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张新坐在电脑前,关注着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在这里,平均每天有1.5万立方米亚海水经淡化后输入供水管网,送至千家万户。

去年,玉环降雨量比往年明显减少,9月份后旱情初显。截至今年2月20日,玉环全市水库蓄水61万立方米,蓄水率3.4%。水库几乎枯竭,玉环市民依然有水可用,除了有境外引水的功劳外,也得益于海水淡化的接济“解渴”。

去年降雨量比往年明显减少

滨海城市玉环,其实是极度缺水的地方。以前每逢旱季或用水高峰期,玉环人常饱受缺水之苦。

“玉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43立方米,是浙江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水资源科负责人林维仁说,已经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据悉,去年1月至12月,玉环全市降雨量976.3毫米,仅为2019年1716.6毫米的56.9%,是多年平均雨量1398.6mm的69.8%。今年1月,玉环面雨量仅21.6mm,为去年同期48.4mm的44.6%。

“玉环因水库集雨面积比较小,蓄水能力比较差,一直以来就是容易受旱的地方。”玉环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董服华介绍,近年来,借助境外引水工程,黄岩长潭水库的清泉被引入榴岛,海岛百姓不再为用水而苦恼。去年10月旱情出现后,亚海水淡化(一期)抗旱应急工程、华能玉环电厂供应的海淡水,也缓解了用水紧张的燃眉之急。

“别的地方抗旱,可能都在挖水井、建蓄水池,玉环则有所不同。”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水旱科负责人董西国说,依托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淡化成了玉环抗旱保供水的应急手段。

亚海水淡化项目提前试运行

2月24日,记者在位于玉环湖畔的亚海水淡化(一期)抗旱应急工程厂区看到,

各机组正在紧张运作着。一路之隔的玉环湖水,在这里实现脱盐变淡。

“玉环湖中的亚海水又称微咸水,含盐量高于淡水、低于海水,淡化成本更低。”张新说,亚海水被引到厂区后,将先进行絮凝、过滤、沉淀等预处理。“这些预处理环节,其实都是各自来水厂必经的常规流程。亚海水淡化的最关键工艺,是之后的超滤、反渗透脱盐处理。”

“超滤,顾名思义是超级过滤,将水中的杂质再过滤干净,为后续的脱盐环节做好基础。”张新说,反渗透环节则通过物理反应,将盐分子与水分子进行分离,获得淡水。净化后的水十分纯净,经由后矿化装置添加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钙镁离子后,最后通过供水管网输送至居民家中。

据悉,玉环市亚海水淡化(一期)抗旱应急工程占地约40亩,总投资约为1.3亿元,是浙江省首例亚海水淡化工程。其中,一期系统由3个机组组成,单机产水量为1万吨/天,共3万吨/天,远期为5万吨/天。

记者了解到,当地为抗旱应急保供水,该工程于去年10月提前试运行,边调试边供水,目前日均供水1.5万立方米。

“亚海水淡化项目是玉环为破解水资源短缺困境的重大投资,刚好在此次旱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本地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玉环市水务集团总经理高全煜说,接下来将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前提下,继续边调试边供水,稳步提升产能。

统一调度均衡供水显成效

玉环淡化海水的队伍里,还有另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不与当地居民“争水”,华能玉环电厂把目光转向大海,在国内率先采用“双膜法”海水淡化工艺,建成国内沿海电厂中最大容量的海水淡化工程,实现水资源自给自足。此外,采取一水多用、多水回用等措施,多管齐下节约用水。

记者从玉环市防汛防旱事务中心了解到,截至2月3日,玉环全市日均供水9.5万立方米,其中境外供水7万立方米,亚海水淡化(一期)抗旱应急工程日均供应海淡水1.5万立方米,华能玉环电厂日供海淡水0.2万立方米。境内水库已停止供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

春节期间,华能玉环电厂在保证厂区用水的前提下,日供海淡水0.5万立方米,缓解市民用水紧张的局面。

“玉环城乡供水高度一体化,方便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在抗旱保供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均衡供水。”高全煜说,集团也加强了对供水设施的管理,以减少漏损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于供水管网供不到的鸡山和栈台,采取了船运供水的方式,保障当地百姓的用水需求;对于零星分散的用水困难群众,则通过消防车送水上门。”董服华说,此外,玉环还实行限制供水,采取了暂停对全市游泳、洗浴、洗车等高耗水服务业供水,限制对其他高耗水企业及用水大户供水量,全面落实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等措施,全力为玉环“解渴”。

2021-02-26 “节水抗旱 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5476.html 1 3 玉环:淡化海水为城市“解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