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价茶”说不

牟茜茜

近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每斤十几万元乃至数十万元!谁是“天价岩茶”幕后推手?》稿件,揭露“天价岩茶”乱象及背后的“四风”问题、腐败风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针对稿件反映的问题,福建省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天价茶”炒作,多家茶企下架“天价茶”或大幅调整在售岩茶价格。

福建岩茶的核心产区面积小,产量低,本身有不可替代的稀缺性;加上标准无法清晰量化,这些为“天价茶”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茶三成,包装三成,故事四成”,金银、陶瓷、绸缎的奢华包装,给产品取个响亮的名,制造“榜单”“大师作”“非卖品”等噱头,经过一番营销,每斤高达几十万元的销售价格,同样会有人买单。甚至,越贵越有人买,越难买,买到的人觉得越有面子。

只是凡事过犹不及,每斤几十万元的天价,受众群定位是高消费群体,必然会带来一些扭曲。顶级茶的过高价格会拉高普通茶的价格,可能导致普通茶的受众群“移情别恋”其他品牌的茶叶。而一旦受众群流失,受伤的是广大茶企和茶农。如果其他茶叶也跟风涨价,对爱喝茶的人来说,幸福感无疑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天价”背后往往隐藏着“四风”问题、腐败风险。购买者中有没有“公款”的身影,“天价茶”会不会变成“办事茶”“送礼茶”?这更加需要引起重视。

台州也是农业大市,有“黄岩蜜橘”“东魁杨梅”等老牌名产。福建“天价岩茶”事件,对于我们营销农产品也有一定的启示。卖个好价钱,博个好名气,打出好品牌,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它们努力挣脱“土气”走向“高附加值”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定位。我们不能忘记初衷,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让农产品的红利“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万万不能让它们“朝为田间物,暮登天价榜”。

2021-03-1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6992.html 1 3 对“天价茶”说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