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医学专家提醒——

小心!手机正在“偷”走你的睡眠

本报记者章 浩

本报见习记者俞文爽 罗家辉

《黄帝内经》有云:“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现代社会压力重重,有多少人能遵循这套古人传下来的黄金睡眠养生法,做到规律作息?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记者采访了台州医院特需病区睡眠医学专家屠巍巍,了解到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正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睡眠常态,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里丰富多彩的内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娱乐项目,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正因为刷手机,让睡眠质量越来越“失控”。

因手机患上“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

自2013年起,中国睡眠研究会每年都会在世界睡眠日发布《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一张曲线图画出睡眠“众生相”。

2020年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仅6.69小时,相比较于2013年平均减少了2小时;2020年达到深睡的人群占比不足24.9%,对比2019年,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58.5%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睡得浅,国人深睡远不够达标。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对门诊患者和全院住院患者做睡眠监测。”台州医院特需病区睡眠门诊主治医生屠巍巍说,从数据来看,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晚上12点后入睡,一两点甚至三四点睡的人都有,第二天一早起床上班,一天睡眠不足7小时。“他们很多人都有个共同习惯,喜欢睡前刷手机。”

“这个情况不但成年人有,在青少年里也同样存在。”屠巍巍说,去年有十几名中学生因为白天上课时嗜睡,影响学习成绩来医院就诊,做过监测后,发现这些孩子睡眠结构完全正常,进一步咨询病史了解到这些学生在住校期间或周末回家时,爱在晚上打游戏、玩手机,导致晚上睡眠时间不足,白天精神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较2020年3月提升0.4个百分点。数据还表明,网民增长的主体从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睡得少跟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总是晚睡早起,也会致病。”屠巍巍说,当下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会加重刷手机晚睡的行为,越刷睡得越晚,循环往复。

30岁椒江市民王萱(化名)最近被一部热播剧抓住了心,每天做完工作和杂事,一定要守着看完,常常一看就看到半夜两三点。“第二天7点起来,不光眼睛肿,感觉脑袋也晕乎乎的,但就是改不了不良的睡眠习惯。”

记者身边的很多亲朋好友,也都认为自己的睡觉有些“病态”,不管是10点上床还是零点上床,都要做完手机“任务”,翻朋友圈、看网红视频、逛逛网店,收藏一些好玩和好吃的消息,第二天又要早起,一天都会昏昏沉沉。

“长期如此,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大脑休息、储备能量时间不足,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引发多种疾病。”屠巍巍说。

有专家研究发现,客观睡眠时间短与多种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数据显示,与正常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时间≥6小时人群相比,睡眠时间≤5小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较睡眠超过6小时者增加约50%。

“不光是高血压,睡眠质量还与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屠巍巍表示,临床上,医生们已经有了一些共识,各种慢性病包括肿瘤、糖尿病的发生,睡眠和情绪诱因占相当比重。“可见,优质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根基,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睡眠质量。”

给自己建立一套就寝计划

对于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屠巍巍说,必须强调自律性,可以给自己建立一套就寝的计划或程序,让自己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保证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不提倡睡懒觉。

“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屠巍巍建议,就寝后,放松思想,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进睡眠,还可以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但是睡前不可进行大强度的运动。

另外,屠巍巍特别提到,睡觉时如果发觉自己打鼾、呼吸暂停、夜尿多,并伴有晨起口干、白天嗜睡、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诊断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种病比较隐匿,不通过专业设备检查无法确诊,它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屠巍巍提醒,该病的患者需通过专业治疗才能治愈。

2021-03-22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医学专家提醒——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7781.html 1 3 小心!手机正在“偷”走你的睡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