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仪式感,也要童真

元 萌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的《童趣》一文,不由地唤起了人们对童年本真状态的回忆。

理想中的童年,或是在山野间捉虫捕风,观察自然,或是与三两好友相携而行,无忧无虑,虚掷光阴。

常常听父辈回忆起曾经的童年生活,当时的物质条件有限,精神上却是富足的。好不容易攒下的几毛钱,用来买棒冰、小人书和连环画,在田间地头追蜻蜓、挖野菜,就能收获最质朴、最简单的快乐。

如今,物质生活富足了,孩子的快乐却没那么纯粹了。周末去哪里?游乐场、博物馆还是动物园,可供孩子选择的去处那么多,但又有哪一个地方,能够给孩子们留下珍贵的童年记忆?

就像每年都过的儿童节,孩子们在年年参加的文艺汇演和游园活动中逐渐长大,不再需要节日所赋予的心理安慰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只希望能在儿童节这天完整地享受一天的假期,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释放童真。

由此看来,儿童节的“仪式感”,大多都是成人社会赋予的。学校、家长、社会争先恐后地为孩子们规划这一天,想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童年回忆。比如与特殊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过儿童节,去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等。这样的“仪式感”,在为孩子们的童年赋予更高的价值、更多的意义时,也要呼应孩子们的心之所向,激发出孩子们最本真的快乐。若能如此,岂不一举两得。

2021-06-09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4939.html 1 3 要仪式感,也要童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