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随着高考结束,接下来便是另一场特殊的“考试”——填报志愿。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难度不亚于高考的另类考试,此话有一定道理。在如今大学教育已由“精英”转为“平民”的情况下,大学不难考而填报志愿难,已经成为现实。
填报志愿的依据,当然取决于高考分数,分数即实力。而选好学校后,进而是选择专业。专业的选择更多基于考生的个人兴趣,是选择目前的“热门”专业,如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还是恪守初衷,以兴趣爱好为选择依据,或是随波逐流,或是按照家长老师的建议选择,都需要考生有深度的思考。
正如前言所述,填报志愿是另一场特殊的“考试”,因此,也可视其为一门“艺术”。面对五花八门的“冷门”与“热门”专业,考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好自己中意、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否则,就有可能耽误自己,还将无谓消耗甚至浪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
必须承认,我国高校目前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专业设置并没有完全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甚至有些专业明显过时。这也是教育部近年来不断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甚至撤销一些专业的根本原因。另有一些高校专业的设置,为了赶时髦匆匆上马,徒有其表,有些则由于专业师资和硬件设施短缺,实际上达不到要求,这些都需要考生事先充分了解。
当然,多数高校的办学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能够满足考生个人以及国家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考生根据考试成绩、兴趣爱好、专业能力等做好长远规划,不仅要以专业的“冷热门”为依据,更要以自身的追求去选择,以最大化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为未来发展着想,如此才能把专业选择得足够惬意。
最后,无论怎样填报志愿,是遵从内心,或参考家长和老师的建议,抑或是其他原因,应该牢记的是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也要兼顾国家利益和发展大局。这绝非说大话,因为个人理想只有靠国家的发达兴旺才能变为现实,这也是站在更高处检视自己。只有让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才有更深刻的意义——填报志愿,当“填”出人生新高度和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