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 一个人对一座城市念念不忘,除了有童年的印记、青春的回忆,还有舌尖上的滋味……

《江南小吃记》:小吃里的故乡味道

新书首发式后,作家王寒被读者围住签名。

本报记者吴世渊/文

作家王寒又出新书了,名曰《江南小吃记》。这是继《无鲜勿落饭》之后,她的第二本美食随笔集,也是她个人出版的第十六本著作。

寻味江南美食,书写故乡小吃,舌尖上有江南的丰饶与鲜美,笔尖下有故乡的风物与人情。70多种小吃,65幅插画,勾人馋虫!虽名“江南小吃”,但翻开书本目录,我们会发现,王寒所写的食饼筒、梅花糕、夹糕、姜汤面等,分明就是台州的特色小吃。的确,王寒笔下的江南小吃,立足点正是她的故乡——台州。

乡愁总和故乡的美食,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台州山海相衔,从南到北,都有极具特色的美食。这些美食,除了给人以舌尖上的滋味,更有过往的记忆,难忘的亲情。

“比起高堂庙宇,我更爱热腾腾的人间烟火。”这是王寒在《江南小吃记》序言里的话。这本新书,写的是小吃的滋味,更有小吃背后的人情冷暖。

以小吃道尽台州

《江南小吃记》20万字,写了70多种小吃。

《江南小吃记》第一部分的“草木引”,写的是与植物相关的小吃,如青团、番薯粉圆、桐子叶包、番薯庆糕、姜汁核桃调蛋、豇豆酒等;第二部分“岁时帖”,是在传统节日、节气里的特色小吃,如立夏的乌米饭、八月十六的糕囡、九月九的重阳糕、冬至的糯米圆等;“稻香村”,则是用江南的稻米做出来的美味小吃,从绿豆糕、桂花糕、海苔饼、松花饼,到梅花糕、酒盏糕、硬糕等;“烟火气”,寻味的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有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味,如蛋清羊尾、鸡子麦饼、白塔桥的火烧饼、锅盔、牛血羹、霉干菜饼等,除了这些,还有临海街头的喜蛋“十四日”,也有即将消失的“蜊灰蛋”;最后一个章节“盘中餐”,写的是可以当正餐的小吃,如夹糕、猪肉饭、咸肉芋头面、麦虾、萝卜丝垂面等。

王寒的文字生动、鲜活,写美食,仿佛将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食物,摆到读者面前。比方说,她写米漾糕,“米漾糕外表雪白,表面光滑平整,而内里蓬松如海绵,用手一按,很有弹性,软软的,如同按在小孩白胖的脸颊上,手按上去的地方,略微低一些,手一放,马上恢复原状”。

王寒的语言有趣、幽默,这是她的一贯风格,读之令人会心一笑。如写到大肠面,娃他妈和娃他爸分成两个阵营,前者“两眼放光,连面里的最后一滴汤都喝得一干二净”,后者“如老僧入定,双眼微闭不动一筷子,在心中默念‘阿米豆腐’,甚至连盛过大肠的碗都不想再碰”。

王寒的散文,字里行间充满家乡味。台州的方言、俗语,台州的风物与人情,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例如她写蜊灰蛋,引申出一句台州话——“头前蜊灰壁,后头漆重漆”,表示一个女人喜欢打扮,常常顾头不顾尾。

食物只是引子,重要的是食物背后的人间冷暖,读王寒的散文,除了能读到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也能了解到一个地方特有的人文与民俗。比如七月半,为什么要吃豇豆莳?因为在传统习俗里,黑色或红色的食物,似乎有种神力,吃了能与老祖宗的灵魂进行交流。这些“冷知识”,读起来又惊奇,又新鲜。

王寒笔下的小吃,落笔在美食,又不止于美食,更能反映出城市性格与人文性格,比如台州人的豪迈与大气,热情与奔放。在《食饼筒》一文中,王寒写道:“与小桥流水的春卷不同,食饼筒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霸气,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当然,还带着几分与吾乡剽悍民风相匹配的莽汉气质,蓬勃而健旺。”从小吃里,窥得台州的城市性格和人文性格,作家之笔,着实巧妙。

王寒多年来致力地方文化的传播,深度挖掘一座城市的人文地理、民俗风物,落笔时,她没有用宏大的叙事,也不从复杂的历史中切入,而是用一朵花、一个节气、一道美食、一个人、一个生动的段子,来解读一座城。

用文字为故乡代言

8月1日下午,朵云书院黄岩店,举办了《江南小吃记》的首发仪式,以及作者的分享会。王寒与读者们漫谈了这些年,她工作之余的读书、写作与生活的经历。

王寒是资深的媒体人,在台州日报社工作了17年,从副刊编辑一直干到台州晚报的常务副总编辑。她很有“作家意识”,在媒体工作期间,就在多家报纸上开专栏,出版了多部作品,像随笔集《花事》《城市的良知》《行走新疆》等,都是她“革命早期”的作品。

她从新闻界进入金融界后,工作变得更加繁忙。即便如此,在工作之余,她仍然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读书与写作,依旧是个持续高产的作家。王寒说,工作之余,一年有115天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你怎么度过你的闲暇时光,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人喜欢喝茶闲聊,有人喜欢扑克麻将,我的爱好就是看书与写作。

近年来,王寒立足故乡的系列地域文化作品深受好评,从《无鲜勿落饭》到“台州人文三部曲”,再到《江南草木记》《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无一不带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特色。她的散文集《无鲜勿落饭》,成为2015年度的中国好书,加印过六次,并在台湾地区出版了繁体字版本,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集团向北美亚马逊“中国书店”推荐的优秀图书,百余家主流媒体给予报道和推荐。

王寒的“台州人文三部曲”——《大话台州人》《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台州有意思》,为读者构建了立体多面的台州人形象,这三本书生动鲜活而又幽默可读,被评为浙版年度好书。

王寒从《台州有意思》一直写到《浙江有意思》,《浙江有意思》获得第二十六届浙江树人出版奖提名奖。她策划了《浙江有意思》系列丛书,邀请省内的十位作家一起,共同解读浙江十一城。

故乡大地,水土丰沃,草木葳蕤,看花里春秋,感受人生美好,王寒的《江南草木记》,书写了故乡大地的植物,从云锦杜鹃到文旦、高橙,风物之美让人难忘,《江南草木记》被评为2018年度浙版好书。

而故乡的民俗与节气,被她写进《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一书中。作为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单,进入全国各大中小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工作之余,读书、行走与写作,王寒不断地开阔着自己的眼界,丰富着自己的阅历。十多年来,她持续地关注故乡并落笔故乡。当一个作家不断地回望故乡并以深情书写故乡时,她就具备了重新为故乡赋义的能力。

王寒用文字为故乡代言。如果把王寒书写故乡的系列作品串联起来,这些记录故乡风土人情、市井脉相、人文地理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多彩的画卷,从中你能感受到台州的丰富与美好,豪迈与大气,温度与气度。

2021-08-07 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 一个人对一座城市念念不忘,除了有童年的印记、青春的回忆,还有舌尖上的滋味……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0506.html 1 3 《江南小吃记》:小吃里的故乡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