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方石静,洞口花自开。鹤背人不见,满地空绿苔。”这首五言绝句,相传为谢灵运所作,名为《题委羽山》。
关于委羽山的风光,《南村辍耕录》所记甚详:“吾乡台之黄岩委羽山,山旁广而中深,青树翠蔓,荫翳蓊郁,幽泉琮琤,若鸣佩环于修竹间,千变万态,不可状其略。”客居松江的陶宗仪,当是怀着乡思写下这段文字的。
《嘉定赤城志》载:“委羽山,在县南五里。俗号俱依山,东北有洞,世传仙人刘奉林于此控鹤轻举,尝坠翮焉,故以为名。”这是有关委羽山得名的最早记载,其主峰坠翮巅名称也出于此。
唐顾况《委羽山》诗曰:“昔人乘鹤玉京游,翮遗仙洞何幽幽。我来寻觅空夷犹,烟霞万壑明清秋。何当骑麐翳凤登瀛洲,倏忽能消万古愁。”诗中所写,即为周代仙人刘奉林故事。“华阳真逸”顾况曾任台州新亭盐监,临海巾子山今尚余“逋翁亭”,当年戏语白居易“长安居大不易”已成千古佳话。
“从师只拟寻司马,得道终期谒奉林。”句出唐末高道杜光庭《题空明洞》。杜光庭修道天台,往来委羽,终成一代道门领袖。他撰有著名传奇《虬髯客传》,改编为《红拂记》影响甚大。诗中所咏,除刘奉林外,“司马”即司马季主。《史记·日者列传》记载司马季主曾于长安东市卜肆与贾谊辩论,后携子女入委羽,师从西灵子都,“受石精金光藏影化形之术”,修成白日飞升。“潮落尚见岩,鳞赪未见鲤。可知持钓人,不是司马氏。”今委羽山西江畔还有一方“赤鲤岩”,相传为当年司马季主垂钓之地。
《嘉定赤城志》引《登真隐诀》《真诰》皆云:“委羽山天下第二洞,号大有空明之天。”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云:“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十大洞天台州有其三,除委羽山洞外,天台赤城山洞为第六洞天,仙居括苍山洞为第十洞天。《云笈七签》又记七十二福地,黄岩有其二。第四福地东仙源“属地仙刘奉林治之”,第五福地西仙源“属地仙张兆期治之”。《委羽山志》记“东仙源在洞前百余步”。《嘉定赤城志》称:“按道书,洞天福地于是邦为盛。台山之诡异巉绝,独称雄于世间。”
《辍耕录》与《委羽山志》都记载了委羽洞的神奇:“旧传有道士负烛一箧,燃于洞中,行数日,烛尽,燃脂继之,闻橹声而返,疑与东海相通云。”岁月沧桑,委羽洞几经坍落壅塞,现洞内尚留碑刻:“此洞通东海,有缘到龙宫”,却已难觅“负烛摇橹”之奇。
《辍耕录》还记载了委羽洞的仙女传说:“昔有靓妆美女,当风清月朗时,逍遥于竹树之下,或变服叩里人门,求水火。里人异其状,密尾之,迤逦从洞中去。因以为怪,粪其地。越日家或自毁,室庐一空,惟妻子仅免,遂流离他处。人谓秽仙境所致。自是仙女不复出矣。”南宋谢伋《重修委羽洞观记》也有类似记载:“父老相传,数十年前,有青衣童子戏洞口,居人以溷秽之,后竟不见。”由此可见,不管是仙女还是青童,离开委羽洞都已在千年以上了。晚清书画家赵之谦曾执教黄岩翼文书院,游洞后未见仙踪,意兴阑珊,题诗曰:“空明不可说,窥穴了无异。”
委羽洞口建大有宫,取大有空明之天而名,“大有”为周易第十四卦。大有宫创建于何时莫考,《委羽山志》仅记萧子云“至委羽炼丹,手书大有宫额”。萧子云乃南朝齐高帝萧道成之孙,陶宗仪《书史会要》对其书法推崇备至:“谓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或又谓如上林春花,远近瞻望,无处不发。”如此神品,惜今亦已湮灭不得见。
委羽山为北雁荡之余脉,相比于王屋之崔嵬嵯峨,“高仅逾丘陵,大稍轶培塿。”《委羽山志》开篇述其形势:“然山虽小,而体势如虎之踞,如凤之集,故诸仙常栖迹于其中。”传南宋名相黄岩人杜范有诗咏之:“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仙人骑鹤去,留道在空明。”
清才子袁牧作有一首《黄岩道中》:“十里黄岩路,潇潇雨如麻。老牛知让路,新蝶学穿花。云动山疑活,溪奔石欲斜。黄昏行李湿,惆怅宿僧家。”另有一首《黄岩阻雨居停潘秀才拉游城外委羽山》,其中有句:“道书第二洞,云是委羽山。及予冒雨往,其小如弹丸。”一场春雨,留名士小住,也让这位随园老人见识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