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献
地球虽然富有,但并非什么都充裕,比如黄金,就很稀缺。
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稀缺,黄金跻身于贵族之列,成为奇货可居的贵金属。
然而黄金这一旧贵族与时下新贵族“锂”比起来,那就有“老腊肉”与“小鲜肉”之别了。两者不但粉丝量不在一个等级,流量和热度也不是可同日而语的。
为何早些年乏人问津的“锂”,在最近几年却成了爆红明星?其背后的推手是什么?市场高喊的“有锂走遍天下”是否真的有理?“全民炒锂”之后会否再现一地鸡毛景象?
“锂”这一小金属之所以能跻身新贵族之列,与新能源汽车这一热门赛道走红休戚相关。作为充电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锂电池是当下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汽车电池。
汽车电池庞大的需求与广阔的前景,让人们对锂电池的未来产生无限遐想。被誉为“白色石油”的锂,就如当年的石油一样,让市场参与者狂热不已。
“沾锂就火”“无锂不欢”“锂信仰”等热词横空出世,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锂的热度。而一贯热衷于拥抱新概念的A股市场,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蹭热度的机会。一些与锂电池业务略有沾边的上市公司,股价一飞冲天,成了今年A股市场的一大独特风景线。
“盐湖提锂”“锂辉石提锂”“锂云母提锂”等版本的“故事”,也纷纷登台亮相,给本来火热的锂市场再添一把柴火。
于是,江湖上就有了“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一锂在手,胜过十锂在野”等段子。
其实锂电池并非新鲜事,半个世纪前就有了这一技术。
由于锂电池的自放电率极低,能够长期运行而不用重新充电,所以锂电池最早被商用于心脏起搏器中。
后来,数码相机、手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纷纷用上锂电池。但与充电汽车这一锂电池巨兽相比,需求量则是小巫见大巫。
如今,在街上跑的绿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多,这表明充电汽车开始快速步入寻常百姓家,这也为“锂”的走红奠定了坚实的需求基础。
然而,无论前景多么诱人,对于企业来说,终归要见到利润上才算是落到实处。那些缺乏业绩支撑、忽视估值泡沫的爆炒,往往会埋下未来暴跌的种子。
最近,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发布了钠离子电池,这无疑给当下爆红的锂电池泼了一盆冷水。况且,除了钠离子电池外,无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均在蠢蠢欲动中。
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也没有永远的王者。在科技不断迭代更新的当下,还有必要对“锂”这么执着吗?
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或许不失是一种“为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