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归人情,契约归契约

蔡铭耿

上周过去的教师节,很多人都在用不同方式表达师生情谊,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深圳一所中学家委会在家长群中集资给老师买教师节礼物,曝光后被迫叫停,还比如某班级家长组织谢师宴,集资向6名任课老师送红包,被举报后老师均被处理,堪称“坑师宴”。

国人讲究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经久不衰,也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比如早在春秋时期,孔子说只要是给我送来束脩(一般认为是腊肉),就没有我不教育的人,相当于送礼过程就是交学费了。这是那个年代确立师生关系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但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关系已经由学费确立一种教育与受教育的契约关系,再送礼是不是合时宜,就值得商榷了。

如果仅仅是情感的外在表达,不影响教育质量和输出,未必会有如此强烈的质疑声。但实际上,送礼被捆绑了太多利益因素,目的就是求得老师的特殊关照。此风若长,对于那些没有送礼的家长和没有收礼的老师而言,是不是显失公平呢?换言之,学费若不能保证平等教育,送礼却可以让孩子享受高人一等的教育,是不是对契约关系的一种破坏呢?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如果送礼能够在契约关系之外构建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势必会导致人人皆送礼,绑架的是所有家长和孩子,损害的是教育公平。

不惟教育,其他方面亦如此。比如最近中纪委曝出的某地不动产登记大厅,老百姓按正常程序办理房本耗时44天,找“黄牛”代办仅需一天。如此荒唐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对规则的肆意僭越,而这从一开始就是始于小部分人的送礼收礼,让原本一视同仁的登记手续沦为三六九等的群体划分,直至演变成为超越契约关系的“走捷径”。再比如最近某短视频平台坐拥261万粉丝的网络主播公开授课教人如何向领导送礼,结果因为公开宣扬不良文化被封号30天。这种课程潜意识的表达就是要通过利益输送来达到潜规则或暗箱操作的目的,折射出畸形的资源分配路径。

现代社会不是不近人情,市场经济也不天然排斥人情世故,但裹挟了利益输送的商品化送礼,则赤裸裸意味着对公共服务的购买,进而导致厚此薄彼的差异化待遇,衍生社会不公,也就丧失了“礼”的精神,“礼”作为精神和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其功能就已经被异化了。须知,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尤其是稀缺的优质资源,而当“送礼”变成某些职业的某些人利用公共资源谋取私利的手段,或者成为某些人希望尽量给自己争取到好的资源的利益交换,那些不送礼的人就完全有理由担心自己的合理权利随时可能被忽视或者侵害。

当畸形的人情关系凌驾于契约关系之上,很多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运转。正因此,人情归人情,契约归契约,送礼也要区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将人情送礼限制在私人领域,不允许介入到公共权力的行使和公共资源的分配中。而这不仅仅要靠个人自觉和风气倡导,更要靠背后的行业监督和权力规范。

2021-09-13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3806.html 1 3 人情归人情,契约归契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