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子

三门一少年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卧床父亲

林楠在为父亲准备午饭。 本报见习记者张 怡摄

本报见习记者姚梦卿 张 怡

本报实习生金 璘

打水、擦身、敷脚、按摩、换衣、做饭……三门县浦坝港镇茂林村少年林楠每天如此照料着卧病在床的父亲。

5年来,在他的悉心照顾下,父亲林海兴身上从没有出现过褥疮。

近日,在浦坝港镇开展的“献礼一百年·星耀浦坝港”评选活动中,林楠被评为“孝善之星”。

一个不幸的家庭

在茂林村,乡亲们大多会用“苦命”来形容林楠的人生。

2014年,林楠母亲查出白血病,全家举债20多万元为其治病,却没能将她留在人世。3年后,父亲查出糖尿病。

去医院前,林海兴以为只是小毛病,可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让他始料未及。

林海兴患的是Ⅱ型糖尿病,因末梢血管硬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脚趾甲和手指甲脱落、膝关节肿胀、皮肤发黑、全身发麻,以及长期腹泻。

接下来的几年,林家走上了四处寻医问药的老路。没过多久,积蓄就见了底,林楠只能四处借钱,靠亲戚和邻居们的接济过日子。

林楠的邻居丁享月,前前后后为他们家垫付了5万元的治疗费。“这笔钱从来没想过要他们还。”丁享月说,眼下,只能尽己所能,给他们送些吃的喝的,帮忙照料一下。

久病床前“有”孝子

最开始,林海兴还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林楠也照常上学。随着病情的加重,林海兴逐渐失去行动能力,整日卧病在床,连上厕所都需要林楠抱去卫生间。

由于家里亲戚基本都在外打工,加上各家条件并不富裕,照料父亲的担子落在了林楠一个人身上。

一头是繁重的学业,一头是身边不能缺人的患病父亲,初中快毕业的林楠疲于应付,思虑再三,决定放弃学业,以父亲为重。

从此,林楠生活的重心完全偏向了父亲。

在村里帮助下,林楠曾在水滴筹平台上为父亲筹集善款,但效果不佳,最终只筹得2万元。林楠拿着这笔钱带父亲前往杭州看病,不到3个月,钱就用光了。

3年前,林家父子申请了低保,每人每月可以拿到1540元的低保金。有了这笔钱,林海兴的日常药物没落下,买菜做饭等日常开销也都能满足,生活还算过得去。

“父亲刚生病那会儿,他常常说些丧气话,每每听到这些,我心里真的很难受。”林楠说,看到父亲如此悲观,他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照顾好父亲,让他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可父亲的住院费一个月就要三四千元,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病情才能得到控制,可腹泻的原因一直没查出来。”谈及父亲的病情,林楠满脸愁容。

永不放弃父亲

近日,记者在林楠家中看到,林海兴因长期腹泻造成营养不良,双腿已经枯瘦如柴,林楠则陪在父亲床前。

“因为腹泻,父亲进食后,营养很难被吸收,现在体重只有80多斤。”看着眼前瘦成皮包骨头的父亲,林楠充满无助,想让父亲接受系统治疗,但钱是远远不够。

为了贴补家用,在照顾父亲的空闲之余,林楠在家做一些零工,每个月能挣几百元。

眼下,浦坝港镇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了林家的情况,正在想办法帮其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在想办法联系技校,让林楠重返校园,学习一门手艺,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浦坝港镇党委副书记陈臻宇说,为了让林楠能安心学习,接下来将帮忙对接医院,对其父亲进行治疗,还会发动社会各界进行资助,组织义工或委托机构来改善林海兴的生活。

林楠马上就要18岁了,他清楚,父亲的病治疗难度很大,可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父亲能快点好起来。“我不会放弃的,他是我唯一也是最亲的人。”

对于成年后的人生,林楠已有了规划,他希望能在挣钱的同时,将父亲照顾好,继续陪在他左右。

2021-09-24 三门一少年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卧床父亲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4765.html 1 3 久病床前“有”孝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