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伟华
世上没有哪个地方,能比故乡更让人眷恋。这种眷恋和回忆,不会因距离的遥远而变淡,也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忘记。台州籍资深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敬业的译著,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成名之作《磨坊信札》,成为好多读者“永不过时的枕边书”,给他们带来了精神的慰藉和滋养。在《磨坊信札》新版后,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何敬业。
求学之路
何敬业:我的祖籍是台州市黄岩城关东禅巷,但是我7岁前生活在椒江,那时叫海门。我5岁到海门中心小学念书,念到三年级转学到黄岩,直至1952年才小学毕业。我现在还与在椒江的金可人、徐成淼等校友有联系。
1952年到1955年,我离开了故乡,在杭州安定中学(现杭州第七中学)读初中。那时,这所学校是浙江省最有名的私立中学,文化底蕴非常雄厚,茅盾、范文澜等都是该校的校友。学校先后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子,给我带来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1956年到1959年,我又回到故乡台州,在黄岩中学念高中。
翻译之门
何敬业:1959年,我考进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16所重点大学之一,5年制,1964年,我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师。
就在这儿,我叩开翻译之门。我的第一个专业是俄语,1966年到1968年,因国家需要,我在北京第二外语学院进修了越南语。1968年,在京城结束学业后,我回到了上海。1968年下半年到1969年年底,我给越南留学生,当了一年半左右的越南语口译。1972年,又因国家需要,我改行学习了法语,从此就把法语作为自己的专业。
在华东师范大学任外语系教师时,我虽然改过几个专业,但是教师始终是我的终身职业。期间,我曾经教过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和各国文化等多门课程,但归根结底,所有这些专业都离不开对社会文化的研究。所以我始终认为,要学好语言,要写好作品,对外国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文化知识的语言。
乡土文学之“乡”
何敬业:在黄岩中学读书时,我就试着投稿,在杂志和报纸上发表了一些很短小的作品,从此爱上文学创作。我的处女作是14岁那年,在《少年文艺》(1956年6月号)上发表的一首诗歌。那时的《黄岩日报》、浙江《俱乐部》杂志等,则成为我发表各类文艺作品的园地。我很感激当时黄岩报的主编,后来台州日报的主编卢秀灿先生,正因为有了他的鼓励和帮助,才使我的作品理念不断深化,并褪去了最初的稚嫩,逐渐走向成熟。
多年来,除了自己的外语教学工作之外,我还热衷于对外国文学的研究,翻译了不少外国经典的文学作品。《磨坊信札》就是其中一本,它出自于天才横溢的法国作家都德笔下。
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人陷于焦虑,身心疲惫。都德也曽经陷入这样的困境。他选择从世界花都巴黎,隐退到家乡普罗旺斯休养身心,游走在法国南方的松林、草地、大海、河谷和山坡等自然风光之中。他用简单直接、纯净细腻的笔触,将鸟语、花香、云的翻腾、风的吹拂、星星的闪耀、海涛的呼啸、悠扬的铃声、薰衣草的味道,写就24篇治愈人心的书简,礼献读者,且成为留世经典之作。在翻译这本书时,从故国家园到异国他乡,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我觉得自己在贴近作者的脉搏,随他一起律动,一起跳跃。我希望故乡台州的读者朋友,会喜欢这本经典著作!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