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才
因为职业的关系,每天要看很多新闻照片,五彩缤纷的,简直“目迷五色”,眼花缭乱。可是当我看到罗加亮的黑白纪实照片,获得的是一份纯净、宁静的感觉。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第一次知道,还有人用超大画幅的专业胶片相机拍摄,而且不是怀旧,不是偶尔玩玩,是执着一念,当作专业和事业,旷日持久地孜孜探索。罗加亮就是其中一位,在我看来,他无疑是成功的。作为来自江苏的新台州人,罗加亮厚积薄发20余载,用单色调镜头记录下台州这座滨海城市的沧桑巨变。不说别的,仅用过的底片就超过8万张,足以表明其用功之深。
照相机诞生180余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迭代更新,迄今无人机都大行其道,被称作“会飞的相机”,人类的视野更开阔了,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其艺术性强了还是弱了,值得存疑。罗加亮说“太过借助设备反而远离了摄影的本质”,这个观点,与我日常所思不谋而合。
摄影的本质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摄影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作为艺术的摄影,必须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一幅照片,不仅是自然主义的形象定格和单纯记录,更需要融入人的思想、情感。所谓的视觉冲击力,究其根本是思想震撼力和情感感染力。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光明与阴影构成的。”作为摄影家的罗加亮,就是用简单、复古的镜头,尽情洞察他生活的城市、涉足的地方,实现个体生命与这个世界的沟通、和解,这是无言的对话,是用镜头里的深度,触摸真实世界里的温度。
我对视觉艺术的青睐,其实更偏爱用极简的毛笔和画笔创作的书法、美术作品,当然立体的雕塑和泥塑也耐人寻味。这些作品更能体现人之为人的内在特质,因而更有艺术价值。就摄影而言,罗加亮的作品,唯其用传统相机拍摄、古典工艺处理,甚至展览时都搭配专业的灯光,使得光影效果达到极致。摄影的精髓,在于瞬间对光影的把握。光影,“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在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伴随着物性的凝结,赋予了物体别样的个性,显露着天然的微妙。”一幅入行家法眼的照片,色彩、构图都是浅层次的,只有“光影交织、画中有诗”,才是深邃而百看不厌。时下,很多用数码相机和手机拍摄的照片,称之为白开水的话,罗加亮的黑白纪实照片,就是酽酽的茶、醇醇的酒。
当然,摄影的门类繁多,除了工具不一样之外,有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人像摄影、艺术摄影等等,作品良莠,各有各的衡量标准,不可一概而论。但罗加亮返璞归真,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常人难以企及的路子,就像造车,有人造普适的,有人热衷于生产特种车。
乡土中国,一个人盛年时从一个城市移居到另一个城市,需要多久才能全身心融入新的栖息地?没有人做过调查,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因人而异。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敏感得多,因而在“热爱”新的城市之余,还保留着内心深处的“疏离感”。幸运的是,罗加亮用手中相机,与台州这座城市“连接”起来,“静下心来”。更难能可贵的是,罗加亮把自己定位为这个城市的“当局者”,同时又是“旁观者”。这对一个摄影家来说,多么恰如其分。很多时候,人们在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迷失了方向,是因为沉陷其中,丧失了观察与思考能力。而罗加亮始终清醒,因清醒而保持对这个城市的新鲜感。他二十余年如一日地跟踪拍摄第二故乡某一个角落的变迁,用影像勾起本土人士怀旧情绪,除了韧劲,更可能在于他与这个城市的隔阂,用艺术的方式消除了。
这不是孤例,而是一种现象。写路桥十里长街最有味的一本书,叫《水一边,街一边》,出自一位叫庄向娟的大学毕业后在路桥工作的衢州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