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 浩 见习记者洪佳祯
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已一周多,前世界跆拳道公开赛冠军王浩依然搞不明白,弟子应林坚获得的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最佳男主角,“能有多大的含金量”。
但眼下,王浩顾不上这些,他的当务之急,是帮助手底下十多名残疾人跆拳道省队队员,调整好状态,备战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应林坚,就是参赛选手中的一员。
3岁时发生在仙居家门口的一场车祸,令应林坚成了肢残人士,整只右臂只剩下根部的一小截。但先天的身体优势还是为他敲开了运动员的大门,并为此坚持训练多年。
10月8日,应林坚和队友们登上杭州飞往西安的航班,去征战全国残运会跆拳道赛场。
转行跆拳道的田径运动员
“天坛奖”,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9月底,本届“天坛奖”最佳男主角奖,颁给了电影《云霄之上》中包括应林坚在内的7位男演员。
有媒体把这样的表现称为“完美跨界”,但对应林坚来说,从运动员到演员,首先要追溯到他人生中更早的一次“跨界”。
跟腱细长,肌肉紧实,应林坚有着一双符合田径运动员审美的腿,跑动时一发力,筋肉根根分明。
16岁的他在一次初中体育考试中,被仙居专业田径教练王均强发掘,开始成为专业运动员。
一年多后,他被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选中,去到杭州训练。
期间,他参加过多次省、市运动会,在100米赛中跑进过11秒的好成绩。
由于各种原因,应林坚在20岁这个运动员巅峰期,选择了退役。
2017年,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组建残疾人跆拳道省队,又把他叫回去试训。因为和教练王浩投缘,他就留了下来。
但,在田径教练王均强眼中,他的这次跨界“并不容易”。
“田径和跆拳道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运动,技术差别很大。”王均强以其专业教练的经验来看,25岁去练一个新项目,不占什么优势。
况且,在残疾人运动中,跆拳道还是一个新项目,国内外举办的赛事不多。到2016年,它才成功入选东京残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最终中国队仅有一名选手参赛。
但应林坚还是坚持练了4年,直到现在。
转身当演员的跆拳道队员
“天坛奖”颁奖期间,《云霄之上》在北影节首次放映。有媒体问导演刘智海,片中的断臂角色丁松柏,是靠化妆还是做特效?
刘智海直言,那是一位残疾人运动员扮演的。
2020年8月,刘智海要找一位独臂运动员,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的领导推荐了应林坚。
应林坚穿上红军的衣服,拍了些照片,回答几个问题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导演录用了。
《云霄之上》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浙西南的真实战争事件,年轻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一条赴死的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弹药库,影片讲述的就是他在山林中集结分散的战友,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烟雾缭绕,蛇虫游走于脚下,去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中旬,应林坚和剧组同事就是在海拔2000多米的丽水凤阳山上,这样度过了“苦哈哈”的一个月。
开拍前,应林坚还向导演表过态,自己是运动员出身,吃苦是家常便饭,没有问题。“到拍摄现场才知道,确实还挺艰苦的。”
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在山地上反复地来回滚,滚得“手和腿乌青”。还有一场戏,是在手上直接缠着火药拍摄手被炸飞,这让站在一旁观看的主演陈伟鑫感动不已。
一直到拍到丁松柏的后半段,应林坚才觉得这个角色越来越像自己。“我从小内心就比较强大,干什么都不带怕的,运动场上尤其会有拼劲、狠劲。”
这次,要为家乡而战
被北影节领奖台的“高光”照过之后,应林坚很快回到了他熟悉的跆拳道训练里。
10月2日,位于杭州萧山的残疾人跆拳道训练室里,在教练王浩的喊话声中,应林坚变换着脚下的步伐。虚晃几步后,猛地朝对手的腰部,横踢出右脚,随后又迅速推踢了两下。
干净利落的三连踢,看得王浩忍不住喊了句“漂亮”。
按照比赛规则,残疾人跆拳道除了不能踢对方头部,其他基本跟健全人无异。
在训练中,这位“十连冠”教练除了训练大家脚法和格挡,还时而拉着队员们去跟杭州市少体校的健全人去打,或者参加大学生跆拳道比赛、全省大众跆拳道公开赛等,以达到以赛代训的目的。
今年的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是全队最重要的一次比赛。
于应林坚而言,这次比赛的意义显得更重些。“在田径队时,没有拿到很好的全国成绩,这次要以台州人的身份重新站上残运赛场。”
尽管,因为集训,他已经数月没回过仙居的老家——双庙乡乌圣村。
家乡的油菜花、密林、果园,还有仙居残联工作人员和老师们的关照,在他口中数次提及。当年杭州有意通过人才引进,让他加入省队,都被他拒绝了。
到下午5点训练结束,应林坚的脚大约踢了1000多下。
夕阳下,很多队员用单手利落地收拾着护具。王浩看了一眼应林坚。“这段时间的状态很不错,赛场上发挥出正常水准就好。”
同样,身在仙居的教练王均强也希望,这次应林坚能为运动生涯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回归到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