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施铮铮《记忆碎屑》

超然尘世一剪梅

好读

施铮铮画作

赵宗彪 /文

原来以为施铮铮老师的《记忆碎屑》,是一个精致的盆景,翻读后发现,得到的,是一座可以四季欣赏的大观园。

这本50多万字的文集,严格而论,是施老师给自己的文字,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直到今天。形式丰富,有日记、书信、诗歌、小说、散文和评论,从个人情绪、家庭琐事,到国家大事,娓娓道来,真诚毕现。这是一部知识女性半个世纪的生活记录。全书心存悲悯,笔调苍凉。

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文集,不忍,也不能一翻而过。

人是最美的风景。施老师是我认识的女性中,传统的温良谦让与现代女性的自由独立结合得最完美的一位长者。西方文学,尤其是俄罗斯作品,给了她深沉和漫长的影响。一个人的作品,都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施老师的童年和青年,经历了许多人不曾有的跌宕与起伏,有过山车式的下降,更有匪夷所思的各种西洋镜,这些眼花缭乱的世象,都成了她生活的背景和底色,也让她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在变化最大的时代,有的人,为历史的大潮所裹挟,热情地投身其中,有些人,则尽可能保持冷静,努力做一个观光客。她选择了后者。她以自己特有的坚韧不拔,保持着个性的独立和尽可能多的心灵自由。这个自由,就是她不停地与自己对话,如上帝般俯瞰这个世界,品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这本集子,可以当作施老师的心灵史来阅读。

作者的善良和天真,让她保持着对世界的热情和敏锐。作者的深刻与冷峻,让她即使对人世感到厌倦时,也会以宽容和笑脸相迎。她的浪漫与无奈,顽强与隐忍,书中随处可见。“寂寞的核心,是敏锐的自我感。”“当痛苦在心中慢慢沉淀后,画面就流淌出淡淡的忧伤。”这诗化的语言,即是她的文字本色。

文集中30多幅彩墨国画,是施老师的作品,它的意境比文字更孤寂,更意韵深长。特别是猫与梅花。

认识施铮铮老师有几十年,因为她先生蒋文兵老师是著名画家。我向蒋老师请教的时候,施老师总是退居幕后,很少交流。她是被厚玻璃所间隔的飞翔的孔雀,一直只作为丈夫各种成就的背景,人们只隐约地看到她的身影。它的鸣叫,我们听不见。这本集子,终于击破了那层厚重的玻璃,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孔雀灿烂的羽毛,在优美地闪耀,嘹亮的歌喉,在自由地歌唱,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想之美,沧桑之美,呈现的,是一个自尊、独立的女性形象。

每年春节前,施老师的大花瓶里,都会插上一丛绿萼梅花。如果以花比喻,用它来类比施老师,非常合适。

施铮铮老师是冰天雪地里怒放的梅花。不是红梅,也不是白梅,而是稀有的绿萼梅花,盛开于尘世,又努力不染于尘埃的绿萼梅。

2021-10-09 好读 读施铮铮《记忆碎屑》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5807.html 1 3 超然尘世一剪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