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柯丽娜 本报记者陈 诺
“工资都按时发放给你们吗?”“公司有没有存在拖欠或变相拖欠的情况?”……近日,三门县海塘加固工程、三门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现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三门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他们找工人拉家常,了解工资发放、劳资权益等情况,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六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排查,从源头上杜绝工资拖欠情况发生。
今年以来,三门县人力社保局将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列为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事项,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紧盯工程建设项目劳动纠纷治理重点环节,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工权益。
“目前,共有在建工程项目69家,我们联合交通、水利、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分账管理、委托银行代发、按月足额支付工资以及维权信息公开等六项制度落实情况排查,目前已完成三轮检查整改,69家项目工程款全部完成支付担保工作。”三门县人力社保局劳动监察队大队长何才灶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劳动纠纷防范能力,该局以“浙江安薪”工程为依托,要求全县在建工程项目(指合同造价400万元以上)注册平台系统在线发薪,目前已实现3.64万名工人4.69亿元工资发放,由此改变过去施工单位每月跑银行柜台发薪的传统模式,有效提高欠薪治理精准性。
此外,该局还十分重视推动“苗头性”问题解决。7月29日,专班在督查中获悉某房地产项目因包工头与公司在工程款结算方面有争议,54名工人担心工资无法正常发放。得知情况后,专班第一时间介入督促指导施工单位与工人协商制定工资支付方案。至8月5日,涉及的37万元工资款项全部支付到位。
据统计,过去4个月以来,该局先后接待涉及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来电来访67件,涉及劳动者128人,共计追回拖欠克扣工资92万元,移送公安案件1件,处理省欠薪线索平台案件3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