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卿
身处信息化时代,我们既享受到了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却也会一不小心就掉入平台处心积虑给我们挖的陷阱之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打开视频软件想要看视频时,发现想看的内容只有会员才可以享受,突然有一天,你打开APP弹出来一则消息表示,第一个月仅需6元即可开通会员,你喜出望外,立马开通了会员,直到下个月续费成功的消息发送到你的手机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被APP套路了!APP的优惠会员犹如一颗“糖衣炮弹”,需要我们提高警惕,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到底谁该为“自动续费”买单呢?
有些用户在开通会员时没有仔细阅读条款,有些用户虽然阅读了条款,但是由于时间长久忘记了取消,还有些用户记得取消却找不到取消自动续费的页面……诚然,用户们自身在使用APP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行为上或主观或客观的问题,但是狡猾的平台总是能窥探到用户们的各种弱点并放大。他们抓住了用户们的粗心、健忘、怕麻烦,抓住用户的一系列弱点,于是他们有的放矢——有些平台在开通会员界面虽然写了可随时取消,但是从没有在会员即将过期时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有些平台设计了非常繁琐的取消流程,用户们觉得麻烦,每个月也没有多少钱,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更有平台利欲熏心,在十分不起眼的角落用模糊的字体标注不满三个月无法取消会员,平台的这些行为暴露的正是毫无职业道德、破坏社会公平、金钱至上并利用人性的弱点牟取私利的丑恶嘴脸。
一张又一张自动续费账单,揭示着平台推出的优惠会员不过是他们窥探人性弱点、牟取利益的幌子。那么是什么原因才让这些平台如此猖狂呢?有些用户被扣费后愤怒不已,但是投诉无门,只能忍气吞声。
我国《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有些用户依法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相关部门却“轻拿轻放”,只是对平台进行轻微处罚;有些用户向平台追回了费用后就不再追究,只顾眼前得失……这些都是造成平台肆无忌惮的原因。如果用户拥有维权的知识和意识,知道自己的投诉能够减少这种现象发生,如果有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能够依法实施相应的处罚,那么被平台“坑害”的消费者会不会有所减少?
到底谁该为“自动续费”买单?有人说是用户自己,有人说是APP平台,更有人说是行政执法部门。虽然自动续费侵害了众多用户的权益,但是也便利了一些用户,因此“自动续费”不该被一棍子打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规范,规范用户和平台的行为,规范制度法规。这需要我们合力发动,用户们要理性看待各大平台推出的会员优惠活动,当权利被侵害时就要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身的权利;平台应该提高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加强自身建设,简化自动续费的程序;相关部门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还要拓宽投诉渠道,让消费者投诉有“门”,维权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