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寒山神隐之旅: 寒岩村-龙潭幽谷-龙溪研学基地-山头 下村-后岸村-大样村-黄水村

栖居寒山 拾得美景

去台州乡村,寻找别样风景

龙溪多彩田园研学基地

黄水村记忆广场

本报记者元 萌

行走在天台古村,寒山拾得的传说仿佛一直在耳边回响。作为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和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天台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

寒山神隐之旅的第一站,我们来到天台的寒岩村。

寒岩村,坐落于天台县龙溪乡,始丰溪东岸,因唐朝诗人寒山旧时隐居此地而得名。到寒岩的游人,多是为了赏荷。夏日千亩荷塘竞相盛放,与周围的游步道、观景亭浑然一体。如今,早已过了赏荷的日子,但沿着池塘边的栈道缓缓而行,观赏落日下的残荷也别有一番风情。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秋末冬初深入寒岩明岩景区,漫步在山林间,似乎更能体会寒山诗中的意趣。

寒岩石壁陡直,山腹有西南向的巨洞,旧称拊石洞。洞口静卧着一块大石,据称是寒山、拾得旧时游憩的磐石,称为宴坐石。左右两侧悬崖天然形成的蟒蛇出洞与乌龟上山景观,称为龟蛇相守。进入其中,岩壁上题有米芾所书的“潜真”二字与“寒岩洞天”等石刻,又别有一番洞天。

东邻明岩,西依寒岩,寒石山上一组组奇岩异石所连成“十里铁甲”——岩石群高低起伏,状如蟠龙,加上岩石呈铁黑色,就像龙身上的鳞甲,从明岩至龙须洞近十里长,故而得名。

来寒石山游玩,最好是在傍晚。夕阳西下,映照在岩石山林间,形成了独特的“寒岩夕照”景观。夕阳的余晖穿透了原本缭绕在山间的雾气,目之所及的丛林、岩石都染上了金色,让人不由在此流连,不愿离去。

如果喜欢登山,龙潭幽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越过重重艰难险阻,就能抵达一个全新的地界。深谷下的碧潭波光粼粼,枫林的落叶漂浮在水面,行走其中,如同进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沿着谷底溯溪而上,抵达龙溪水库的大坝下歇歇脚。远处的水杉林一片金黄、一片火红,像火焰一样在风中轻轻摇曳,这是只有在山间才能观赏到的景致。

玩累了,不妨前往天台龙溪和合研学营地小憩一下。该营地位于天台县龙溪乡始丰源村,距县城只需40分钟车程,交通便捷通畅。内部设有住宿区、研学综合区、用餐区、户外拓展区、露营区、农业生态体验区等,规划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

天台龙溪和合研学基地还提供了丰富的研学体验课程,以“自然密码”“台岳文化”“多彩田园”“生存拓展”为主题,融入当地和合文化、里石门精神、寒山拾得传说等。

同样位于龙溪乡的大样村研学基地,也值得一去。在这里,既可以体验一把植物扎染、拓片、活字印刷、造纸术等传统工艺,也可以体验当下流行的真人CS、野外露营等活动。眼下,村里贯穿南北的银杏大道落下一地金黄,更是叫人心旷神怡。

到了晚上,可以选择到街头镇后岸村的乡居民宿歇歇脚。沿着桐街线向南行驶,车窗外风景变幻,神秀的天台山,薄雾弥漫的始丰溪,而后岸村,就在青山桃林环抱的道路深处。

走进后岸村,村口的老式水车转动不息,在村中缓步慢行,像是在画中游走。后岸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民宿村,形成了独特的“后岸模式”。

距离街头镇一公里,山头下村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200余亩的黄茶园不仅让曾经的荒山焕发生机,也让当地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长达3公里的红色文化长城、800米的休闲步道、数百亩的“鲤语花香”花海园,都成为山头下村的知名地标。

文化长城依鲤鱼山而建,围绕着黄茶园,两侧栽下银杏树、茶梅等,十分茂盛。现在来登长城最为适宜,银杏叶落满,风景格外宜人。游客若住在山头下村的民宿,还能开窗见绿、出门见景。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龙溪乡境内的黄水村。村子位于大雷山脚下,黄水溪蜿蜒流过,在村口与后坑溪相会,将黄水古村裹入绿水青山。

村庄古民居临水而建,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村内仍保留有三台民居、叶氏宗祠、拱秀楼等历史建筑,以及上马石、古井、旧马槽、明代照壁等古迹。行走在古村,时间变得缓慢,仿佛凝伫在一砖一瓦之间。

一根无形的线,将天台的村庄串连成一幅完美的画卷。 (图片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2021-12-30 去台州乡村,寻找别样风景 天台·寒山神隐之旅: 寒岩村-龙潭幽谷-龙溪研学基地-山头 下村-后岸村-大样村-黄水村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33384.html 1 3 栖居寒山 拾得美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