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清 /文
《灵魂的香味》是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叶辉的著作,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王一成的感人事迹。1982年8月,王一成跨入省农科院大门正式入职。时光在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中流淌了几十年,与日俱增的业务水平,使他成了浙江“猪病防控第一人”,任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研究室主任,猪病防治研究课题组组长。35年心系养殖户奔波在一线的他,因患癌症于2017年不幸离世。他的事迹犹如一股春风在广袤的大地上荡漾开来,似钱江潮涌。
王一成的事迹感动众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以权谋公”。书中说,“几十年中,他开着私家车奔波在全省农村,自己贴钱交汽油费和过桥过路费,拒收猪农红包礼物。他是一个洁癖者,却长期工作在恶臭的猪圈里。他以工作为乐,以奉献为乐,以猪农之乐为乐。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全省千余个规模养猪场都曾留下他深深浅浅的脚印。他穿梭在农户、猪圈间,近的百十公里,远的三四百公里外,他都开着自己的车来来回回。长期的长途奔波,他的车磨损严重,跑坏了一辆,就再换一辆。时间长了,汽油费、过桥过路费也是一笔可观的支出,因为是私家车,这些费用单位不能报销,但他从不计较。
有养殖户得知他是个人掏腰包赶来的,就想方设法去弥补。有的提出让他在养殖公司报销,他毅然拒绝了;有的变换着法子给他送礼物,他一一奉还;还有的试着给他送红包,被他婉言拒绝了。
一家养殖公司的董事长对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开车,你是在为我们工作啊!”王一成回答:“去报销吗,也麻烦……每次数量有限,就算了。”又说:“人嘛,钱够用就行了。钱挣来就是要用的,用这里用那里都是用,有什么关系?”他是研究员、主任,单位是可以派车的,可他总是说:“单位车也紧张,让更需要的同志去用吧!”
王一成为何如此“固执己见”?他的灵魂深处藏着怎样的秘密?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包括自己的身躯、自己的财产、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绪等。常人眼中的自我,就是自己的自我,公家的所有,不属于自我,是两两分离的。而在王一成的世界里,自己的自我是“小我”;公家也有自我,是“大我”。“小我”属于“大我”。他的自我就像一颗晶莹的水滴汇入涓涓清流,流入江河,奔腾向前。
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会产生各种需求,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蕴含着人性最接近兽性的部分;超我是良心、理想、利他,是最道德的部分;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监督本我,协调超我,同时它又是人格的存在层次。人们依据自己各种人格成分的多寡,而将自己安放在某个层次。
王一成思想的天平为什么会向精神方向倾斜?这是他做人的大智慧。
他认为奉献就是快乐。当他付出时,比如站在肮脏的猪圈里,心中却充满着畅快。他还会从更深层次审视财富使用,从而寻找到快乐更广阔的源泉。他的言行告诉我们,他深知人的财富是运动的:获取、储存和消费。人们对财富占有的不同,主要在获取和储存这两个环节,消费虽然有差别,但不大,满足自我这个生物体和有赡养关系的亲属的物质资料是有限的,“家有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当人们获取和储存的财富远远超出需求时,宜大方奉献社会。这就像,你舀到一杯水,自己喝了,舀到一桶水,你和家人喝了,而当你拥有了一条河的水,就宜献给全村庄的人喝。
凡是大善的人都能舍,凡是大智的人都敢舍。王一成就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