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 赛
风从海上来,潮涌台州湾。
台州凭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人们认识观察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城市地标”。近年来,我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从“全面突破”向“全面跃升”迈进。
看,这是东向前行的铿锵步伐——2020年,我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创下七个“历年之最”,达成合作、招商业绩、人才生态、布局力度、协同范围、资源循环集聚、环保共治七项数据勇创新高。
听,这是从黄浦江到台州湾的澎湃潮音——2021年以来我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长三角区域产业项目161个,协议总投资2266.69亿元。
在全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李跃旗提出“建设长三角南翼充满活力的新兴增长极”的目标。台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正在驶向更广阔天地。
以城市特色抢抓风口
助力民营经济
参与长三角一体化
翘首以盼中,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鼓励民营经济跨区域并购重组和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温州、台州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为民营经济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
那是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
台州积极探索试验,加快推动与长三角城市区域市场协同、科技创新一体、产业发展联动。
以民营经济为话题,台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2020年11月,我市在上海举办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论坛,联合温州市、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芜湖市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五地政府签署联盟合作协议,实现联动协同、优势互补。
第二年,第二届论坛在五地(市)联盟基础上,吸收合肥、南通2个万亿GDP城市加盟,并与长三角企业家联盟、长三角文化产业创意联盟签署战略协议。
在台州承办全国“跨区域协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将跨区域合作经验向全国重点城市推介。
以民营经济为纽带,我们的朋友越走越亲——
我市在杭州成立三门湾(杭州)科创广场,截至2021年12月份,已入驻15个项目,完成在三门工商注册14家,储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美籍华人科学家唐东起在内的1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
台州温州两地政府签署了《温台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温台技工院校产业联盟,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职教领域,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经验。
以民营经济为“王牌”,台州在长三角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去年4月,黄岩区承办了第二届长三角模具行业发展论坛,盟员数量从去年成立之初的80家扩展到100多家,有效搭建起政府、企业、学校、协会之间的合作平台,助力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融入长三角再开新局
“一体化”彰显互联互通
共建共享格局
台州为长三角贡献长板,同时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
2021年4月,台州制造数字赋能中心正式落成。
中心设有西门子(台州)数字化体验中心,这是西门子在浙江设立的第一个标杆性的、面向制造业赋能服务的数字化体验中心项目,将为台州数字化赋能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台州工业4.0标杆城市建设。
数字联通,技术传递,长三角一体化以科技为媒,强势铺开。
目前,赋能中心开展服务的企业合计150家,合作企业项目7家,另有意向合作企业60家。
“台州接轨长三角工作进入纵深推进阶段,正在书写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大格局。”市发改委长三角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既为长三角的产业链提供支撑和服务,也让自身积极嵌入了长三角产业循环体系。
台州大麦屿LNG(液化天然气)储运中转站项目,民营企业找不到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上海申能集团有意愿在长三角布局,双方一拍即合。
玉环市以汽摩配、水暖阀门等产业为主,相关企业主动组团赴中国商飞公司对接,承接大飞机民用化配套项目,已有企业成为供应商。
两地“结亲”的美好故事,生动演绎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核——
跨越时间空间、行政壁垒,共享共建。
科创合作领域。2021年在长三角主要城市新设立3个科创飞地,市外科创飞地总数达到14个。
金融合作领域。引进落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台州基地,常态化开展培育上市企业培训讲座,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目前上市企业数达到65家。
新经济领域。玉环市在杭州打造全省首个电商运营中心,2021年8月底进入试运营阶段,首批入驻企业16家。
大江大河奔腾不息,合作共赢大潮涌动。
高质量发展上新台阶
资源活水普惠民生
“上海大隐书局‘隐’于台州啦。”2月8日,位于葭沚老街南广场的大隐书局试营业,市民王梅一早前来打卡,在社交“朋友圈”晒台州最新引入的文化项目。
据悉,这是椒江区对标上海先进城市标杆,采取的大跨步融入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前瞻性、战略性举措。
继黄岩朵云书院开张运营,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之后,一批文旅合作项目相继落地台州。同时,台州文化也借助开放“大通道”,迅速打响品牌。
——承办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一市三省文旅厅(局)长为台州代言,引起强烈反响。
——央视跨年晚会选址临海紫阳街。千年古城为底色,一个个具有台州特色的节目,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乘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近年来,我市内外兼修,积极谋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上,使高质量一体化成为高质量民生的坚固基石。文化布局是其一,更有诸多与市民休戚相关的“民生小事”。
1月8日,我国首条民资控股的杭台高铁开通,以响亮的汽笛声,开启了台州至杭州“1小时交通圈”时代,也加快了长三角区域资源活水涌入的步伐。
截至2月7日,杭台高铁开通运营满月。据上海铁路局数据显示,天台山、台州站客发总量分别超过3万、6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旅客分别超过2900、3300人次。
不出“家门”,也可享受生活“同城化”和“品质化”: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绿城教育集团签约新办台州高铁新区小学和托管章安中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达成合作协议……
数字政府同样跑出“加速度”。目前,全市与18个省份105个地区开展跨省通办,实现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全覆盖,政务服务通办事项达139项,惠及3万多群众。
潮至千帆劲,猎猎驾长风。我市将继续乘风而上,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书写好台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