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经济” 如何常开常艳

施 炜

春天一到,台州花海遍地。临海括苍、白水洋,黄岩北洋的桃花林,仙居下各、双庙、安岭,三门亭旁的油菜花田,天台山、温岭方山的杜鹃花,黄岩富山、温岭城东的梨花……各色花海错落开放,吸引游人无数。

借着旅游产业兴起的春风,赏花游成为了城市居民出游的新风尚,花海景区的建设更是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

花卉旅游无疑是浪漫、惬意、小资的产业,但贩卖美丽的“花海经济”如何常开不败,不只是种好这么简单。

台州的花海大多不设围墙,不收门票,小部分收费景区门票也不贵。单靠入场费,很难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花海经济作为一个产业,只有形成一条可盈利、可持续的完整链条,才能将看花的人气转化成实在收益。

黄岩富山半山村的梨花节,仙居油菜花节,临海括苍山、白水洋的桃花节……疫情之前,各地纷纷打造赏花主题的大型节庆活动,组织当地村民排演节目、摆起摊位,或举办花海马拉松、自行车等各类赛事,加上网红直播各种造势,引流效果明显。

游客有花可欣赏、有美食可品尝、有产品可购买、有活动可参与,可在节庆中窥见产业链条的成型。如果能进一步开发完善配套服务,如在花海周边发展餐饮、亲子、住宿,以及花卉深加工品等产业,靠创新和运营其他项目,走“农旅联姻”发展道路,将短时节庆转化为长期的产业品牌,或许是盈利的一条思路。

虽然台州大部分花海都只种植了单一花卉品种,难免面临着花期短、一季游等问题,但是像油菜花等品种,本就是从单纯的传统农业发展成现代观光农业,作物本身经济价值也不容忽视。油菜花季过后,茎秆枯萎后做合成木材,菜籽可榨油,还能带动蜂蜜产业的发展。

从花田全生命周期入手,引入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打造衍生农产品品牌和科普观光型旅游基地,云南罗平等地的大规模油菜花田就采用这种模式,依托花海风光,实现了田园增色、旅游增景、农民增收。

台州同类型、同质化的花海不在少数,没有核心特色,吸引力和竞争力自然也不强。但是如果能挖掘并结合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特色民俗,在游览过程中唤起情感共鸣,留下独特记忆点,提升游览体验,或许能让只走一遭的“春季爆款”成为“四季常在”。

2022-04-06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1806.html 1 3 “花海经济” 如何常开常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