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流淌台州府

《嘉定赤城志·罗城图》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景区 牟永选摄

本报记者单露娟

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顶峰,反映在古城临海亦然。临海宋韵无处不在,最突出的体现,无疑是台州府城。

登临海北固山,四眺,可饱览台州府城墙全貌。

台州府城墙,全长6000余米,现存473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

据南宋陈耆卿编撰的《嘉定赤城志·山水门》记载,临海的古城墙最早出现在东晋,是太守辛景为抵御孙恩所筑。不过,彼时的城墙只局限于今临海北固山一带,规模相当于“子城”。

唐朝时,全国各地大修州一级城池,台州也不例外,真正意义上的台州府城墙便在此时修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钱俶献城归宋,拆除境内所有城垛,台州府城墙最终“所存惟缭墙”。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当地官府将台州府城墙进行重建,至熙宁四年(1071)始,成今日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个框架。

2011年,现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郑嘉励,在台州城靖越门东侧的南城墙段,利用建造灵江大桥时的旧豁口做了一个完整的考古剖面,发现城墙的最内层,为北宋时期的“城芯”。这佐证了我们今日看到的台州府城墙,是在北宋城芯的基础上,逐渐加高增厚、修修补补而成。

中国古代城墙的基本功能是军事防御。古时,浙江诸郡都修建了古城墙。南宋被元征服后,浙江境内州县城墙尽遭拆毁或废弃,唯独台州府城墙保留了下来,主要原因在于府城的独特地势。

台州府城两面临江,每逢雨季和台风季节,上游降雨宣泄而下,而灵江溪短流急,地势较低的临海城常常会遭大水漫灌,水患十分严重。城墙在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还当作“防洪坝”,得到了人们的珍视。

为了增强城墙的抗洪能力,历朝历代用了许多办法来加固、修葺。

比如,元绛在《台州杂记》中记载,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六月,洪水冲毁了西南两面的多处城墙,万余百姓死于水患,此事震惊了朝廷,遣太常博士彭思永至台督修,聚台州各县之力,历三旬而修复城墙。完工后,大家商量,为使其更加牢固,将夯土墙的两侧全面用砖石包砌。次年,元绛到任知台州,组织实施了台州城墙里外的砖石包砌工程。目前,台州府城墙成为现存最古老的砖石全面包砌的城墙。

再比如,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台州府城墙增加了捍城和护城辅助性建筑。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捍城其实大大削弱了军事防御能力。但濒江段是城墙防洪的重点,捍城能加固城墙的基础,护城则有助于城墙增强抗力。

台州府城墙对于临海的百姓,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如今,除了1950年代被拆除的东城墙外,其余三面城墙均得到修复和完善,并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高耸立的台州府城墙,将倭寇、洪涝等灾害抵挡在外,城内,百姓安居乐业。

翻开《嘉定赤城志·罗城图》,我们可以看到,宋时台州府城除了外围的城墙外,在如今台州医院所在区块,还有依附大固山建造的子城。子城设东、南、西三门,东为顺政门,楼名东山阁;南为谯门,上有谯楼;西为延庆门,楼名迎春楼。子城聚集了台州衙门重要的办事机构,包括司法厅、司户厅、知录所、推官厅、衙楼、手诏亭、州治、通判厅等。

子城外则是居民区,被划分为坊、巷、市几部分,形如棋盘格。自唐建城以来,府城内一直严格执行着坊市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商人卖东西的“市”与老百姓居住的“坊”被强制隔开。独立的市只在白天开放,夜晚,百姓只能在坊间活动。

不过,到了宋朝,这种制度被打破了。

没有了市与坊的限制,百姓的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地点。再加上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在宋朝不复存在,政府非但不像别的朝代刻意打压商人,反而颁布了许多政令鼓励商业经营活动。一时间,府城内沿街店铺逐渐增加,商业活动空前繁荣。

除了内销外,宋时,台州海外贸易也十分发达。今三抚基一带曾为“通远坊”,意为“通商货于远方”,当年日本人和高丽(今韩国)人在此相聚贸易。而紧邻通远坊的天宁寺,有大雄宝殿和九院,成了外商祈福和住宿所在地。

因为海外贸易频繁,在台州历史上还发生过一个颇为传奇的小故事。

彼时,日本因炼铜技术有限,所铸铜钱,质量低劣,大小分量不一,社会上不能流通,所以日本海商便常以砂金来换取宋钱。这使得宋朝大批铜钱外流,造成国内“钱荒”。

政府于是三令五申,一再禁止铜钱外流。为了能够换得铜钱,日本商船便以低价向沿海居民销售商品。“倭船多有珍奇,凡值一百贯文者,止可十贯文得之;凡值千贯文者止可百贯文得之。”如此一来,许多沿海居民便贪图小便宜,私底下与日商进行交易。

据《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中记载,淳祐三年(1243)春,“台(州)城一日之间,忽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乃知本郡奸民、奸弊,至此之极,不知前后辗转,漏泄几多,不可以数计矣”。

偌大的台州郡城,一日之间,突然市上“绝无一文小钱”流通,着实震撼。这也侧面说明了宋时台州商业发达,铜钱可作国际货币流通。

因为市坊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宵禁制度也相对宽松了起来。北宋名臣赵抃写过《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一诗,陆游也有诗云“临海铜灯喜夜长”,这或许说明府城最早的“夜经济”由此诞生。

经济富足,岁月静好,大量中原大族迁来临海,府城人口开始成倍增长,州城呈现“人烟繁夥、万室鳞比”的景象,从巾山上看,已经是“万家云屋接丹丘”“江绕城中万家市”。

若看过《西游记》,你是否还记得这么一个老神仙——紫阳真人。

书中,麒麟山妖怪大王赛太岁,贪图朱紫国金圣宫娘娘美色,使用妖法将她掳回洞中。紫阳真人为了娘娘不受辱,将自己的“五彩仙衣”给了她。金圣宫娘娘穿上此衣后,赛太岁再不能近身侵犯。直到观音菩萨收复赛太岁,紫阳真人也收回了自己的五彩仙衣。

那《西游记》中的老神仙紫阳真人是什么人呢?从他回答孙悟空“大圣,小仙张伯端起手”中可得知,他叫张伯端。

张伯端是何许人?历史上真有张伯端此人,他字平叔,又名用诚(成),号紫阳,敕封“紫阳真人”,是道教南宗始祖。

这么一个著名的人物,北宋时住在台州府城璎珞巷内,如今的紫阳街也因他而得名。

张伯端,自幼博学,三教经籍,无不涉猎。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试不第后,为了屈就生计的他就到台州官府里做了基层小吏,后又因受累谪戍岭南。从此,浪迹云水,寻师访道,修炼内丹。

据《临海县志》记载,关于张伯端流放一事有一传说。

张伯端喜欢吃鱼。有一次,家人做好鱼遣家中婢女送到府衙。同僚同他开玩笑,便将鱼藏在房梁上。张伯端怀疑婢女偷吃,使得对方以死来证明清白。后来鱼肉腐烂从梁上掉下来,他才知冤枉了婢女。张伯端因此感到愧疚,随后火烧公文,由此获罪,流放岭南。

对于许多人来说,流放是不幸的,对于喜欢寻师访道的张伯端却并非如此。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他遇到了陆诜知桂州。对方也是好道之人,两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陆诜将张伯端延聘于帐下,委以机要的职位。之后,陆诜到处做官,张伯端作为幕僚也一直随从其间。每到一地,都不忘寻师访道。

在成都时,张伯端遇到了真人刘海蟾,得其传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之后,陆诜卒于任上。张伯端返回台州,传道授徒,并将修炼内丹的心得,以诗歌的形式,总结为秘诀八十一首,著成《悟真篇》。

《悟真篇》是张伯端“内丹”修炼实践的升华,全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具科学,通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专明金丹之意,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据为正宗”。

元丰五年(1082),张伯端仙化于临海、天台交界之百步溪。清雍正皇帝痴迷张伯端的内丹学说,敕封他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雍正十年(1732)命工部主事刘长源来临海,在张伯端故居璎珞街和羽化地百步,及天台山桐柏宫,各建“紫阳道观”一所。他自己则亲自撰述并书写御碑。此碑今保留在临海东湖碑林。


参考文献资料:《台州府城墙的沿革、布局与功能结构探析》/江咏、《嘉定赤城志》/陈耆卿、《台州府城墙砖录》序/郑嘉励、《雄镇东南台州城》/卢如平 徐三见、《紫阳真人张伯端》/陈引奭、《宋韵临海:一代辅郡的百年风华》/林大岳、《临海县志》《地方风物志》《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2022-04-28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3793.html 1 3 宋韵流淌台州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