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才
好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编辑就是这个阶梯的搭设者。
临海人张秀平,一辈子择一事,在人民出版社当编辑四十五年,编辑出版了400多种精品力作,见证了我国出版事业由小变大、由大到强的进程。她退而不休,仍然做着编辑工作,今年72岁了,还承担着多个编书项目。这份终生的坚守,一般人做不到。
一本书出版了,往往被人们竞相阅读,享受着赞赏与鲜花,而编辑,则默默无闻,不为人知。但一本好书,是由作者与编辑共同完成的,编辑是内容创造的核心岗位,如果把作者喻为“台前”的话,那么编辑就是“幕后”工作,就是“为人作嫁衣”,需要静得下心,咬得菜根,坐冷板凳,黄卷青灯,只讲奉献,不求名利。“功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称张秀平是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优秀编辑”,首先在于她耐得住寂寞,有为职业理想献身的精神。她自己也说:“终生的坚守,青春尽付书稿中”,坚守与献身的背后,是对编辑工作融入血液、浸透骨髓的热爱。
一个人爱上一个职业,干起来就虽苦犹乐。艰辛和磨难,都会被热忱消解和攻克,这种快乐,是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过程之乐,是一种自得其乐。不问收获并不代表没有收获,对编辑张秀平来说,她的收获水到渠成,数十年辛勤劳作,厚积薄发,写出了一部50余万字的近作《我的编辑生涯四十五年》。这本书既是作者丰富人生的忠实记录,也是新中国同龄人70年艰难曲折的成长史;既是图书编辑与作者交往的亲历亲闻亲为,催生著作出版的过程,也是编辑责任和担当的真实写照;既是编辑叙事学的实践和总结,也是新中国学术史、文化史、出版史的鲜活史料。自然,张秀平的人生收获不止于此,她获得3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图书大奖,也为她的编辑生涯增辉添彩。
作为一位不可多得的编辑家,张秀平的成长,自有其聪颖天资、横溢才情作支撑。她从小聪明,在书中,她回忆道,“我从小记忆力好,一般的小学课文,只要读上一二遍马上就会背诵”,小学、中学、大学都成绩优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并善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她大学念的是兰州大学历史系,如果毕业后不是从事编辑工作,完全有能力从事史学研究,写出有影响的论著,成为一个著作等身、小有名气的历史学家。但当个好编辑,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深邃的眼光、灵活的思维、严谨的学术态度。“编辑高于作者”,很多时候,一本书,发人之所未发,靠编辑的独具慧眼。而这双慧眼,没有深厚到比肩甚至超过作者的专业学术根底,是难以炼就的。
读书使人聪慧,读史可以明智。小时候从识字开始,张秀平就爱好读书,初中时迷上了老师推荐的《中国历史小丛书》,这为她后来大学读历史专业开启了兴趣之门。入职后,她从事历史文化著作的编辑工作,在单位里勤奋好学,是有口皆碑的。编书先读书,她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在出版社图书资料库里看到丰富的图书资料,“犹如在沙漠里渴望甘露绿洲”。如此这般的痴迷、沉醉,让她在历史文化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积淀了丰厚的学养。她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时刻与书为伴,不是读书就是编书,手不释卷。她活到老,学到老,身体力行终身学习的理念。“腹有诗书气自华”,她年逾古稀,却作文时汪洋恣肆,文思泉涌,洋洋洒洒,但不失严谨细致;做讲座时口若悬河,好例佳句,脱口而出,语速飞快,如竹筒倒豆,而且精准无误。老太太的优雅气度和眼力、脑力、笔力以及口表能力,都与她的年龄不相称,显年轻。
当一个出版社的编辑,最有利的地方,莫过于能结交许多高朋。张秀平为人坦荡,心地耿直,真诚待人,善于向比她资深的编辑同行和专家学者学习,在业务上直抒己见的同时,总是求同存异,由衷地尊重别人。这是一个编辑之所以优秀的重要品质。她因此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信任、支持和学识上的帮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她总是念念不忘,心存感恩。所有这些,都使得她拥有很多良朋益友。在学术研究上,她以编辑之身,被吸收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岳飞研究会的会员,这估计在出版界殊为难得。
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能坚持到底,而且成就卓显,无疑是幸福的。张秀平比共和国小一岁,一路走来,打上了时代变迁的烙印。她兄弟姐妹多,幼时受父母眷顾,得以上学读书。后来的求学和兵团生活,每每幸运地遇到良师点拨、提携。她的职业生涯,定格在京城,又恰与改革开放同步,因自己的努力和出色,在单位里频频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她通往职业巅峰之路,除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还由“天时、地利、人和”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