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 超
一根不起眼的小毛刺,刺“碎”了台州智能马桶国抽合格率“三连冠”的梦。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2021年水暖卫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其中抽查了我市8家企业的8个批次智能马桶产品,但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连续两年‘国抽’合格率100%,本以为这次妥妥‘三连冠’,不想坏在了一个塑料件上。”台州市智能马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文俊说,最终8家企业7家合格,抽查合格率为87.5%。
被判定不合格的是我市一家规上智能马桶企业。检出问题的是细水管件,管径尚不足一根小拇指粗,但因为管口有一根0.5厘米的毛刺,检测机构认为有安全隐患。
得知情况后,企业立即选送另一批次产品进行复检,结果还是发现同样问题。
随即,企业联系塑料件厂家对问题溯源,并倒查模具胚料,最后发现,这根毛刺是注塑修边不齐所致。
“换!”查清问题后,企业当即拍板更换配件,“全部下来要几十万元”,虽然遗憾,但整改态度很坚决。
参加过多次国抽的台州市质安院高级工程师翁晓伟说:“毛刺是在机器内部,开盖后才能发现,一般消费者不太会留意,但国抽时事无巨细,发现问题是必然的。”
“虽然是极个别问题,可一旦划伤消费者,伤害的就是台州智能马桶的整体声誉和品牌。”周文俊说,收到消息后,他们第一时间向协会企业通报了情况,并要求就这一问题自查整改。
“问题根源在于企业没有站在消费者角度设计生产。”周文俊说,从2015年国抽合格率12.5%,到2019年、2020年连续100%,4年时间,台州智能马桶产业整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整体质量上去了,但这件事还是暴露出,部分企业对零配件品控把关不严,存在盲区。”
“当前台州智能马桶行业正在构建质量分级制度,从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消费者满意度跃升。”周文俊说,这件事也给他们敲了警钟:在细节上永远不能掉以轻心,在质量提升上永远不能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