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依妮整理
热点回顾
击穿6.7,半个月跌3000点!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下行趋势,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自4月19日以来,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多道关口,半个月时间跌超3000基点。进入5月后,人民币汇率延续贬值走势,整体呈现宽幅震荡态势。
5月9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触及6.73,日内跌逾600点。根据过往数据梳理可以发现,这是自2020年11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触及6.7区间。而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接连失守6.7关口,日内跌近600点,报6.7749。
几经波动,人民币汇率始终在6.7附近徘徊。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5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7290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调156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134元。
人民币汇率急速下调,将对我市外贸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复杂局面之下,进出口企业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这场“风波”?
专家观点
通常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利好出口。
一般情况下,企业进出口贸易会提前与外商沟通交流,确定以美元计价的交货价格。人民币贬值,会给以出口业务为主的外贸企业带来汇兑收益,提升海外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在收到货款后结汇,可以换取更多人民币,意味着赚取的收入和利润增加;另一方面,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有望推高出口型企业的产品销量。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人民币贬值后,进口将会承压。
我国的进口额与出口额总体较为接近。那么,面对人民币贬值,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精密芯片等高精尖设备,以及一些原物料的进口价格被推高,需要警惕输入性通胀压力。
不过,就台州外贸而言,人民币贬值在短期内是一大利好。据台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台州外贸实现进出口总值2399.4亿元,其中出口2197.1亿元,进口202.3亿元,出口份额远高于进口份额。
这场“风波”,还有谁受牵连?目前,除了人民币汇率起伏,欧元以及日元、韩元等亚洲货币也在快速贬值,甚至贬的更多。以中日贸易为例,在汇率波动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在日本销售换回的人民币就少了。
因此,在宏观层面,我们既不希望人民币升值过快,也不希望市场上出现较强的人民币贬值趋势,中长期较为稳定的走势无疑是众望所归,但外汇市场的“双向波动”将会成为新常态。
此外,由于成交价格一早敲定,外贸企业在货币波动时将产生汇率损益。应对结汇压力,有一定规模及专业能力的外贸企业,可在银行的指导下,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外汇期权业务,借以规避汇率风险和固定换汇成本。
考虑到中小企业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我们建议中小企业在短期内逢高结汇,理性操作。同时在国际贸易的商务洽谈过程中,也可以引进跨境人民币的结算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电视电话会议9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要更加重视和做好稳外资工作,并要求各地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加强和完善外贸外资服务保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5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此举传递出清晰的政策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事实上,我市也已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开展集中签约,引入信保基金,为小微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担保增信服务,并将该服务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扶持政策范围。
总之,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仅以短期汇率波动评判当前人民币贬值的现象显然是不够的。可知的信息是,央行工具箱里的工具很丰富,目前已采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来可释放的种类和力度空间都还很大。
展望后市,人民币资产依然“成色十足”,“风波”也终究会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