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 芳
“破净”数量减少、规模回升……刚刚过去的4月,银行理财市场表现得不错,告别了一季度的低迷状态,强势反弹。
在眼下震荡的市场行情中,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反弹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利好。
“破净”产品数量减少
“已经回到正收益了。”3月1日,市民小周投入11000元购入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一款一个月定开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买入时的单位净值是1.1131元,本想着赚点零花钱,却没想到迎来银行理财市场“寒流”,整个3月,该产品单位净值持续走低。“当时没想到银行理财产品也会亏。”
好在,进入4月后,小周购入的这款理财产品强势反弹,5月5日,单位净值为1.1189元。也就有了小周所说的“回到正收益”。
记者了解到,3月可以说是近几年银行理财市场的“至暗时刻”。据Wind数据显示,3月21日,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数量一度达到2245只,占比8.13%,为今年以来的高峰水平。
彼时,为应对资本市场波动,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降低产品费率、自购产品等途径传递投资信心。3月23日至26日,光大理财、南银理财、中邮理财相继发布公告称,分别运用约2亿元、5亿元、6.5亿元自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理财产品。
进入4月以后,市场局面明显趋好,银行理财市场也稳步回升,和小周一样的投资者重新看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正收益。
同样来自Wind的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刚过去的4月,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已退至2000只以下,情势延续至今。另一方面,“破净”占比由高峰时期的8%以上,已不断下降至目前的6.23%。
银行理财规模有所回升
3月,由于银行理财产品表现不佳,对于不少一向求稳的银行客户来说,选择赎回钱购买大额存单、国债等更稳健的产品。再加上部分投资者面对震荡行情,不敢轻易入场。这使得银行理财规模受到打击。
市民王阿姨就在3月将一笔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的50万元资金,购买了大额存单。“以前觉得银行理财产品还是稳的,但是3月听到身边很多朋友说银行理财产品也会亏。这笔钱到期了,就想着还是大额存单更靠谱点。”
理财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共321家机构存续有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8.37万亿元。这比去年末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29万亿元,减少了约6000亿元。同时,“破净”潮下,一季度理财产品兑付投资者收益2058亿元,同比微降了1.81%。收益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规模的流失。
当然,和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减少一样,进入4月,理财产品的规模也迎来了好消息。
据报道,截至4月末,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银理财等4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的存续规模环比3月末合计新增超8000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回增应是行业共性,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理财市场的份额已提高至六成,4月末全行业的理财余额应该较3月末有很大幅度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