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永利
台州历届党委政府牢记嘱托,大力推动台州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努力走出一条富有台州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要正确处理好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增收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
一、夯实民营经济发展新基石,推动全民共富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民营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一要坚持制造为本。发挥台州“制造为本”优势,民营企业应注重从成本领先战略转为差异领先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紧紧围绕“客户亲密、产品领先和运营卓越”做强自己,拓展价值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升级制造模式,有效强链补链优链,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谋求可持续发展内在驱动力,促进“台州制造”向“台州智造”转型升级。二要做大产业体量。坚守主业实业不动摇,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优势产业领先发展、集群发展。依靠数字化赋能,积极以企业培育带动转型升级,坚持“抓大”“扶中”“育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特色产业小镇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千亿产业集群裂变式发展,撑起“台州制造”的“脊梁”。三要培养工匠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双制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培养台州工匠,服务台州“七大千亿”产业。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军民技术产品配套合作。
二、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全面共富
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在制度形态上有着耦合相连,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就是让人民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全部富裕。只有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全面共富。一要构建社会创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技新长征”,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紧紧依托台州产业实际,强化科创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对接机制,加强企业孵化器内育外引,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引导民营企业更加自主地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再创新辉煌的核心要素,通过构建全市创新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二要持续创新小微金改。继续深化信保基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专营化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金融服务标准化、动产质押融资等全国试点工作。打造信保基金2.0和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3.0,深度开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数据。积极深化商标专用权质押国家级试点,创新推进动产质押融资和专利权质押融资,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三要夯实做强供应服务链。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武装、改造台州传统产业链,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供应链。依靠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分行业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通过增量发展牵引存量转型,全面配置“台州制造”空间布局。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准入,完善制度安排。积极培育供应链体系,孵化上下游合作企业,不断提升全社会产业协作和平台能力。
三、树立民营经济发展新视野,实现共建共富
台州民营经济从农村起步由农民发展壮大的,长期依靠传统产业,陷入路径依赖,新旧动能转换不快,先发优势持续弱化。要把率先迈向共同富裕作为“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核心逻辑,把发展民营经济融入共富先行的大目标,努力走出藏富于民、共兴共荣的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一要主动融入长三角。找准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定位,主动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加大创新投入,加快人才吸聚,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明晰台州在长三角的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合作有效协同、创新生态有效提升,完善对接机制、加强联系互动、打造合作平台、形成工作合力,做到观念融入、资源链接、产业配套、人才交流和平台对接。二要持续改革合作。放大民营经济优势,坚持“国民共进”,推动国资入股民企,着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造血能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在社会财富分配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增强全社会福利待遇夯实财富基础。主动对接国内外市场,降低贸易综合成本,努力规避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切实提高台州企业在外贸市场的话语权。三要优化服务环境。打造民营经济最优营商环境,不断构建以公平为底色、充满活力灵性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聚焦个人破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统一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以深化国家民间投资创新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进一步打破阻碍民资投资的隐形壁垒,探索推动更多政银企项目对接、基础设施公募REITs制度,让民资进入更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更好释放民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