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萌
“双减”政策出台一周年以来,关键字就是“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双减”的落地,牵涉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等全方位变化。校方教学方式的变革,家长与孩子心态的转变,校外培训机构的转型,只要是向着好的方向转变,自然是“双减”初见成效的表现。
“双减”以来,学科类培训课程纷纷向体育、编程、艺术等素质类课程转型,校外培训市场面临“大洗牌”,是尤为直观的变化。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程,不仅是校内课程的有效延伸与补充,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也承接着校外托管的重任。
虽然目前校外培训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约束,但变相违规行为尚未禁绝。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虽然表面上注销了办学资质,但以课外托管、众筹私教、线上小班授课等方式,行学科类校外培训之实。“双减”要行稳,这些披着“外衣”的违规行为就必须要扫清。
“双减”这一年,也是校内教育的创新之年。无论是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还是社团活动等,都开展了兼顾趣味性、实践性、可行性的有益探索。我市中小学,尝试开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形成性作业、项目化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戏剧、民乐、机器人等特色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们的课后有去处、有所为。
“双减”的稳步推进,也在逐步打消老师、家长们心存的顾虑。政策刚落地时,大家难免焦虑,校内作业量减少、校外补课量减少之后,孩子的成绩跟不上怎么办?学习之余多出来的时间,应当如何有效利用?家校之间对于孩子监管与担责的边界,又应当如何界定?但这一年过去,种种的问号,也正在逐渐化为句号。
家庭与学校,承担着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不同角色,都不能缺位。只有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解压。如今,大部分学校都会开展课后托管业务,分担家长的监管压力,这也是学校常规教育的一种延伸。
事实证明,一场教育改革,将促使多方更加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本质。
在教育“内卷”,疯狂“鸡娃”的时代,“双减”政策是对唯分数论、唯名次论等观念的有力纠偏,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不只有一种可能。教育孩子的天地广阔,也不限于课堂与书本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