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他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温岭洋澳村接受锤炼

唐诗杭:连闯“三关”的选调生

唐诗杭(左一)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本报通讯员杨 鹏文/摄

“内部装潢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好?租赁情况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分析市场,精准招商。”日前,在温岭市大溪镇洋澳村新综合楼内部建设现场,选调生唐诗杭正和村干部一起实地踏勘。

2020年9月,唐诗杭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一名选调生(选调生一般是双一流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队伍,服务基层至少两年),来到洋澳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寻梦乡土旅程。两年时光匆匆,摸爬滚打间,唐诗杭的皮肤晒黑了,脸上的稚气不见了,说话的底气也足了。

闯过“语言关”

唐诗杭告诉笔者,刚到洋澳时,村干部、村民常会用“大学生”“高材生”的名头同他寒暄几句,便不再理睬他;入户走访,他吃了不少“闭门羹”。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洋澳村民真正接纳他、信任他。

想同村民掏心窝子说话,学会方言很重要。作为一名温州人,唐诗杭说的普通话,和本地村民的“土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他就像孩童学拼音似的,学说“温岭话”,逐字逐句地模仿,逼着自己用蹩脚的方言交流,每天向同事讨教。如今,他已从初来时一窍不通的“外乡人”,蜕变为操着“乡音土语”的“本村人”,给村民讲防疫政策、作反诈宣传时,也更接地气了。

闯过“群众关”

洋澳村位于大溪镇的西南边,毗邻主城区,背靠壮美的方山。

可是,这个村庄已有30多年没有建房,村庄人居环境破旧杂乱,住宅消防和安全隐患很大。“村里争取到一个农房迁建的机会,政策很难得,但还是有村民拆迁意愿不强烈。”洋澳村党支部书记说,50亩土地、75户村民、107间宅基地的规划早已落地,但签约迟迟推进不了,很多村民看不懂合同,生怕房子被拆落得一场空。

唐诗杭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拾起自己的法学“老本行”,挨家挨户给村民审合同。这既给村民过“政策关”,更是给自己过“群众关”。3个多月时间,他每天挨家挨户奔走,做工作、抚人心。唐诗杭印象最深的是张叔一家,他家9口人,四世同堂,补偿安置细节很复杂。针对张叔关心的有效人口、宅基地审批、交房时间等问题,唐诗杭先后五次登门解答。

如今,村里的新综合楼前人来人往,一幢幢新房建了起来,洋澳村搭上了共同富裕的“东风”。

闯过“文笔关”

农村事务纷杂繁琐,不仅需要实干苦干,也要学会总结经验,提炼亮点,拿起“笔杆子”,为村庄发展争取机会和利益。“文笔关”,正是唐诗杭遇到的第三关。在他眼里,“好文章”是乡村留声传声的“金话筒”。

“小唐,我们村在山头旧址搞了茶文化庄园,现在要申报文化景区了,你看看能不能写一个推荐方山茶博园的文章。”这是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次委托唐诗杭写文稿,如何用精炼、吸引人的文字打响方山茶博园的名片,是对他能不能闯过“文笔关”的第一道考验。

唐诗杭走进茶博园,了解茶文化和新农产业发展,把“山林蓊郁,春风煦暖”“文旅综合,功能齐备”“仰望星空,乐享浪漫”等元素融入材料中,让材料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成功通过了申报。如今,茶博园文化景区每日人流熙攘,成为许多人的“诗和远方”。这座乡村振兴的产业园,每年也为村里带来百余万元的收益。

之后,唐诗杭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下点滴民情、基层风采。两年间,数十篇调研文章、村务信息、人物传记,助他锻炼系统思维、汲取基层养分,让他的羽翼更加丰满。

“在基层服务,就要有不断闯关的勇气和毅力,发挥自己所长,补足所短,实实在在为村里为村民做点事。”唐诗杭说,自己已经爱上这片乡土,有信心带领村民走上共富路。

2022-09-19 2020年9月,他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温岭洋澳村接受锤炼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55513.html 1 3 唐诗杭:连闯“三关”的选调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