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筱筱文/摄
10月11日,郑美芳做好早饭后,开始照顾丈夫胡金悦一天的起居,洗脸、穿衣、抱到轮椅上、喂饭……早饭后,胡金悦坐在家门口晒太阳,郑美芳则坐在丈夫旁边,边编草帽边和他聊天。
59岁的郑美芳是三门县亭旁镇梅里村村民。自1998年丈夫遭意外导致高位截瘫后,24年来,她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耐心安抚因病导致脾气烦躁的丈夫,用纤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用爱和坚强撑起一个家。
飞来横祸
胡金悦以前是泥水匠,刚见郑美芳时,就对她一见钟情,并承诺要照顾她一辈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组建家庭,有了爱情的结晶——一对可爱的儿女。男主外、女主内,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他给别人造房子时不慎触电,从4楼摔下……”郑美芳哽咽道,经过医院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脖子处的脊椎几乎摔断,导致胸口以下全部失去知觉,从此生活无法自理。
郑美芳清晰地记得,那年,她35岁,丈夫37岁,孩子们都还小。丈夫从昏迷中醒来后,一度无法接受事实,情绪消极,她看着病床上的丈夫,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夜里常常泪流不止。
后来,有亲人劝她趁年轻找个男人改嫁,另立家庭,但都被郑美芳坚定地拒绝了。她认为,丈夫的命保住了,就是天大的幸事,只要她还在,这个家就没有散,这次要换她来守护这个家。“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自己坚强。”郑美芳说。
勇挑重担
丈夫瘫痪后,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郑美芳的身上,家务活、农活、赚钱维持生计……
不懂农作物种植的她,开始向周边的村民学习,就这样,她学会了种菜、种水稻,食物上做到自给自足,“以前烧饭烧菜不舍得用煤气,就去学习砍柴,很长一段时间,家里都是用柴火做饭。”
郑美芳记忆犹新,去田里除虫,因为农药喷洒箱太重,她总是被压弯了腰。但再累,她都不喊累,再难,也从不说难。
为了赚钱维持生计,她在家中开起小店,并重拾编草帽的手艺。“以前,踩着三轮车去山下的亭旁镇进货,路是石子路,很不好骑,每次进完货,脚都很累,不过,困难的日子都克服过来了,现在骑电瓶车去镇里进货,便利很多。”郑美芳说,每天晚上,她都要编一顶草帽才去睡觉,白天一有空暇时间,她就又去编草帽,赚点辛苦钱,“一顶草帽一般要编3个多小时,可以赚10元,一般一天可以编2顶,编草帽的草是自己种的。”
二十年如一日地帮丈夫洗脸、擦身、喂饭按摩、处理大小便等,原本一根扁担担在肩上都要喊痛的她,如今轻轻松松便可抱起120多斤的丈夫上下轮椅。长期躺着会长褥疮,她就经常为他翻身,并用塑料手套帮他排便。
相濡以沫
在胡金悦房间,记者留意到,床头正对着的墙上贴着一张郑美芳的照片。“有时老婆有事出门了,挺想念她的,照片贴在那边,时时刻刻都能看见。”胡金悦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婆,这么多年,一直都待在身边不离不弃,自己心里很是感激。
为消除丈夫的寂寞烦闷,郑美芳时常会推着轮椅带丈夫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村里的变化。
在郑美芳的开导和鼓励下,胡金悦心态也慢慢变好,脸上常挂笑容;白天,郑美芳在外面忙时,他会帮着照看小店。
“夫妻就是要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地携手走下去。”郑美芳说,令她感动的是,农忙时,姐姐、姐夫等亲人会一起帮忙,村里人也经常照顾她家小店的生意。
三门县亭旁镇梅里村副书记胡文考告诉记者,自从胡金悦遭遇意外后,郑美芳一直勤勤恳恳照顾他,她家有什么困难,其他村民和村干部也都会热心地帮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