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护及时止“损”

关节“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本报记者洪佳祯

“最近膝关节很痛,走路都费劲!”10月10日下午,65岁的刘女士来到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就诊,入座后将肿胀的膝盖伸到医生面前。

膝盖一走路就疼,伸屈受到限制,久坐之后更是动弹不得,刘女士的症状正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朱贤平提醒市民,平时要重视关节保养,注意控制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主要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朱贤平介绍,像刘女士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高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老年致残性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疼痛越来越频繁,影响到日常生活,严重者甚至导致膝关节畸形。

骨关节炎是长年累月形成的,但由于危害进程比较缓慢,人们往往对其不够重视,以为无关紧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加重病情。为此,当关节有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的症状时,这就是关节在向我们“求救”了。

那么,日常如何预防关节炎、保护关节?朱贤平建议,首先要控制体重,避免身体超重。膝关节是一个承重的关节,肥胖势必会增加关节负重,只有降低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把体重降下去才能减轻关节压力。

其次要适度运动。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如爬山、跳蹲、高强度的推举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减少运动就能保护关节,相反只会让关节活动能力下降,加重关节退行性变。”为此,朱贤平强调,要增加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比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瑜伽等有氧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要控制运动的强度以及注意运动的保护,比如穿弹性适当的鞋,走路选择平整的道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鸡蛋、鱼虾、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促进软骨的生长,使骨骼、关节更好地新陈代谢。

另外,朱贤平也指出,关节损伤的早期处理也很重要。比如半月板损伤,损伤的半月板会磨损关节软骨,及时处理能够减少关节磨损,延长关节使用寿命。

“关节炎种类多,一般人通常难以准确辨别,一旦出现关节疼痛和病变,就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朱贤平说。

2022-10-14 科学养护及时止“损”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57412.html 1 3 关节“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