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光剑
下力气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能惠全惠、能网全网、能联全联、能放全放、能优全优……
今年以来,仙居县大力营造“尊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三个办”政务服务模式,推进涉企服务便利化改革落地生效,全方位服务“助企纾困”,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多元化帮扶实现一体通办
面对经济新常态与生态环保高要求并重的发展新态势,原料药企业该如何蝶变转型,破解环保困局?带着这样的困惑,不久前,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吹哨议事厅”服务平台进行了“吹哨”。
“没想到,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帮扶团队第二天就上门来指导了,为我们梳理存在的环保风险点,并提出了整改方案。”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孟强感慨道。
企业通过“吹哨议事厅”应用发起“吹哨”求助,职能部门人员“闻哨”后第一时间报到,进企开展业务诠释、协商议事等工作。应用以“红黄绿”三色督办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并对职能部门、责任人员进行计分考评,实现“吹哨议事—流程办理—限期督办—跟踪督促—评价晾晒”的全闭环运转。
“‘吹哨议事厅’服务平台能够发挥‘小快灵’的优势,真正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并与政风评议、行政绩效等挂钩,形成倒逼机制。”仙居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陈科志表示,“吹哨报到”这样的工作机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的需求、贴近的小事做起,持续推动服务“下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企业关心的“小事”“大事”“难事”,全力打通助企纾困“最后一公里”。
自“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助企纾困新模式运行以来,已覆盖该县上市公司、产业园、中小微企业等单位395家,累计开展上门帮扶、业务对接等服务65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730余个。
同时,该县发改、经信等部门组成“基层代办员、项目经办员、部门帮办员、环节督办员”四大员,做到简单问题当天办结、难点问题部门组团15日内协调办结、特殊问题县领导领衔30日内跟踪办结,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的服务模式。
高效化审批促进集成速办
打造投资项目审批“快通道”,是仙居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浙江丰安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瓶“辅酶16”口服液及其原料药项目原计划今年9月完成施工许可审批,因实行“容缺+承诺”审批新机制,在最大程度压缩审批节点的情况下,该项目提前4个月完成所有审批节点。
“该项目在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环节,在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图审等部分材料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先予以‘承诺制’先期办理,再由申请人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材料补充齐全,这样就缩短了三个月的审批时间。”仙居县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张伟介绍。
今年以来,该县重塑审批流程,推动首问即责任、承诺即办结、准入即准营等创新机制,推动工程建设“一站式竣工投产”,并实行“容缺+承诺”机制,对700项境外投资项目容缺办理事项清单的范围、时限、补正方式等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对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后补”。为合规经营、资信良好的企业开辟业务容缺办理“绿色通道”,如允许法人代表和股东通过线上电子签、身份证件影像传输等方式,由经办人全权代理完成企业办证。
“目前,269项涉企审批事项平均缩减办事环节5个、申请材料从15项减少到4项。全县35个重大项目审批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仙居县行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卢敏介绍。
快捷化兑现打造无感智办
“现在办事真的很方便,几秒钟时间,我们单位的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新装申请就完成了,省时又省力。”10月11日,在仙居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大厅的自助机办理专区,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沃尔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薛女士欣喜地说。
如今,走进仙居县各个企业服务中心大厅,一台台崭新的政务服务自助机格外惹人注目。企业到任意一台自助终端上,只凭一张身份证,无需填写表单,一分钟即可完成申请办理事项。
依托“全链式”工业大数据应用,该县由兑现部门对照相关政策评定标准,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导入系统后形成兑现清单,清单中的企业无需申报即可享受补助。应用通过财政支付系统直接支付,兑现流程由7天缩短至2天。
针对不需要第三方审计的一般性申报类政策,该县以数据共享或承诺制方式精简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企业申报后,部门即时审批、兑完结算,兑现时长从90天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针对资金量大需要第三方审计的申报类政策,通过流程再造,将申请材料从平均20份缩减至3份,审批环节从12个缩减至4个以内,部门按照企业投资额完成情况分段预拨资金,政策兑付时限从半年以上压缩到50个工作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