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广
(除了诗和远方,还有清汤、呼噜和床)
小院离我讨生活的市里,40公里不到。走沿海高速,半小时车程。位于村口,三面环山,春有杂花次第开,秋有彩叶似锦带;一面临着大水库,湖漫滩上满是绿油油萝卜青菜。雾雨天,小院周边水汽氤氲、云蒸霞蔚。我甚至怀疑“远山又着墨,树影空交错”一句的出处应该是我们村某个土秀才。
小院建了近两年。一路走来,是我和父亲共同商议的结果。
为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从房子审批设计到入住,一竿子到底。所以房子造着造着,图纸改着改着,各项支出一次次超标,每个材料都严格选取:
农村冬天阴冷,我选铝包木节能门窗,双层中空玻璃,可以保温隔热。为使整个建筑不留暗角,我把窗尽可能做多做大,用的基本上是2米多高整张钢化玻璃。
山村本来就出好石材,我尽可能多地回归石材世界,包括地板,台阶,大门门架,一块上好的蛇蟠岛红石,没有用一块人造板。
为尽量减少对钢筋的可能腐蚀,统一用灵江上游的河沙。颗粒粗,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但提升了墙的强度。
我把家居连上物联网,让二老感受万物互联的时代气息。
父亲喜欢泡澡,县城房子小,没办法实现,我选了一款有足够深度的浴缸,自带泡沫冲浪功能,舒适度高。
为防滑,给老头踏实安全感,卫生间没用一片瓷砖,全部用邻近坑林村所产石材切成薄片代替。在沐浴与如厕区的墙上,设内嵌式折叠座椅和扶手,二老使用起来会方便。
我不太喜欢光鲜亮丽的东西,觉得朴素的更加温暖,所以钟情旧物。
屋里全部用旧木或旧家具,清民年间的架子床、春凳当是标配。找不到意念中的,就用拆房老料,找个家具厂定做,加工成简约、类似明式家具风格的家居物件,表面留皮,青漆都不罩。岁月老包浆,在我眼里,是生命的延续,裸露的老木料会随着岁月增长和人产生互动。
一楼其实是挖去坎土形成的架空层,3.2米的层高正合适。设厨餐厅、柴灶、贮物库、简单的家庭影吧和一个后院。厨餐厅是我最喜欢跟父亲一起待的地方,有点大,且明亮温暖。
二老的生活空间设置在了下面两层,日常会比较方便。起居设二层,卧室窗外就是小院的全貌,是所有房间里最好的“景观房”。面对的凤凰山翼满眼青翠,空间会野趣。点一盏孤灯,氛围会静谧。尤其是雪天,沏上一壶热饮,在里面观赏小院雪景,会有韵味。
我和弟生活空间放在了三、四楼,每人一层,因为不经常住,陈设简单,也没有做太多储物空间。我把私密空间尽可能做大做齐,22平方米卫生间,足够容下想象得到的各种功能性卫浴设施。每层前后各有一个16与11平方米阳台,可以随时看看山景透透气。
再往上是阁楼,最高2.5米。有时我会带朋友到乡下来住住,干脆就把它做成了一个大通间。在榻榻米上摆上四个床铺,朋友来了一起睡在上面,就好像回到小时候与发小一起打地铺的感觉。
造小院的初心是重整祖业,给父亲养老。现在,每个周末我都会过去,日子多了,我也就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带进小院。
吃茶是打发时光好方式,客厅北向是30多平方米茶室。墙面粉白,“恭自内出,俭非外饰。恭俭而实,是之谓德。作德日休,心广体逸。何以曰寿,由是而积”的大篆中堂是老头钦点,也是唯一装饰。茶室相对私密,窗面积占北墙的四分之三,大玻璃上纤尘无染。平素与好友喝茶谈事,茶雾如烟,远山如黛。
楼梯转角处安置三角琴。期待有好手光临,让琴音绕梁,也绕院。上方是时年96岁的爷爷油画肖像,老头最喜欢静坐在他老子对面,默默对视。
前院的红梅,是一个采自天台苍山顶大过沙滩伞盖的几百年老桩。花开时节,一院一树,落英缤纷,满眼的红,满院的香。最美时,当是雪中初绽,能在自家院里踏雪寻梅,自是别种风情。梅下一色百年老青石板,大小规格色彩可以不一,但留缝拼凑规整,给青草野蛮生长留出空间。石板细作面朝下,粗面朝上,以厚重斑驳古拙搭衬老梅。夕阳下,微醺的迷离中,会有依稀的古巷青石向晚的恍惚感。离梅数步,是一个2.5×1.5平方米鸡心形的石桌,经切割打磨掏空抛光,是平日闲坐处。石桌是前山的载体,石面如镜,微风盛满,大山的四季枯荣被依次端上桌面。
设二个院门,用以人车分离。车门用自动道闸,车位上头是棚架,爬黄木香和葫芦,到了春天就会变成一个坠满黄花的花门,给简陋的小院带来一抹亮色。春末满枝头的葫芦娃,一根藤上七个娃,在斜风细雨中摇曳。行道门两边各植菩提树一棵,走道缀以石板,中间随意摆放鹅卵石,不需要硬化固定,有散失随时补充。两边野茶金针各一列,间花植些黑松、毛鹃、紫竹。
小院跟城里的房子,及一些乡野别墅,感觉不一样。与周边小康楼融为一体,可以灰灰旧旧,不像新房子。
朋友戏称呼噜山居,我总觉得没有跟上时代,欠点味道。面对“一院一树一石一老倌”,我想会把它叫“One&one”,最好,设计个Logo,两个1、一个加号参差排列那种。无他,唯愿人与梅石同寿。
我羡慕长住在这里的父亲,我退休后也回来。漂泊多年,到停下的时候了。城里的居所,虽不缺温情,但总有异乡异客之感。有了小院,也就有了陪伴理由。小院可以陪着父亲,也能陪着我一起慢慢变老。
曾文正公有云: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