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遗址,将三门文化史提早至六千年前

▲亭旁镇杨家村上蔡新石器考古遗址

▲部分出土的文物

上蔡遗址发掘与多学科研究团队,右二为孙瀚龙。

本报记者陈国炎 吴世渊 单露娟

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藏有一片河姆渡文化晚期的遗址。通过考古工作者的悉心发掘、整理,这片遗址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11月18日,在三门县博物馆举办的“上蔡新石器遗址考古成果展”上,一批出土文物首次与大众见面。市民可以近距离观看到,6000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所使用的器物。

故事要从2020年3月时说起。杨家村的一位村民,无意间在河边捡到一块石器。他认为,这是一件宝贵文物,就上交到了三门县博物馆。

馆长吴元俊对这件文物很感兴趣,他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海明一起,沿着亭旁的溪流域进行调查,终于,在杨家村上蔡小组的山坡上,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片。他们初步确定,这应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有着非常重要的考古发掘价值。

2020年11月,三门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上蔡新石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负责发掘工作的,是省考古所的青年学者孙瀚龙。他带领团队,用了8个月时间,对300多平方米的上蔡遗址进行了系统性发掘。

此次最重要的考古收获,是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前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它们的年代与河姆渡文化晚期同时,但风格鲜明,独具一格,尤其是陶器纹饰十分发达,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陶器,以釜、罐类器物为主,碎片较多、未发现完整器,但口沿、颈部、肩部、腹部发现了类型多样、装饰精美的图案纹样,是上蔡遗址典型的文化标识。此外还发现了少量的玉玦、玉管和玉料。

纹饰类型有绳纹、篮纹、刻划纹、贝齿纹、堆塑纹、戳印(点)纹,并经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有斜向或横向绳(篮)纹、“之”字形刻划纹、贝齿蛤印纹、短线刻泥条贴塑纹、戳点菱格纹,大多数自上而下分段排列,形成“口、颈、肩、腹”四段式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距今5000到4000年这个阶段,还发现了良渚及其后续文化阶段的玉石器。“这也表明史前文化的持续发展、未曾中断。”孙瀚龙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上蔡遗址是三门县境内发现的第一处史前遗址,也将三门县的文化史提早了3000多年,“台州一郡连山,围在海外,自古以来就有发达而独特的古文化,这些年越来越被考古证实了”。

此次“上蔡新石器遗址考古成果展”将延续到元旦以后。三门县博物馆馆长吴元俊说:“我们将对上蔡周边的地形地貌进行勘察,希望能找到更多更早的遗址,形成一个系列,这也是我们未来几年的工作。”

(图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2022-11-22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0344.html 1 3 上蔡遗址,将三门文化史提早至六千年前 /enpproperty-->